四川万源典型农业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源市是我国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种植收入较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万源市地处大巴山区,与我国著名富硒区陕西紫阳县相邻,相似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地质背景可能也让万源市拥有富硒资源。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它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等功能,还能对铅、镉、汞等有毒元素产生拮抗作用,减轻有毒元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硒的这些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补硒的健康理念也越来越流行,富硒食品特别是天然绿色的富硒农产品成为人们热烈追捧的对象。目前为止,已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万源市土壤中硒平均值整体高于全国背景值,有富硒土壤和富硒茶叶的存在,白羊富硒茶成为了万源市富硒农产品的典型代表。但是目前对万源市特别是部分地方需求、政府扶持发展的典型区土壤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环境质量、农作物中硒含量和安全性等情况缺乏详细的认识。本文依托于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地勘基金项目的子课题“四川省万源市优质特色农业区农业地质调查评价”,以万源市十个典型农业区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典型农业区岩石、土壤、农作物中Se、Cd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部分工作区灌溉水、近地表大气尘和污染源元素含量特征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对十个典型区进行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为地方发展优质特色农业、保护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万源市各典型区土壤硒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基本呈现由东北至西南递减的趋势。土壤硒含量主要受到地层、成土母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煤矿、钡矿等矿产也局部地影响着土壤硒的含量。土壤硒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硒的总含量呈负的相关性,硒总量最高的大竹镇和庙子乡生物生物可利用态最低的。⑵典型区土壤环境质量主要受Cd影响,其它重金属超标情况较少。庙子乡和大竹镇的重金属含量整体高于其它乡镇,但这两个工作区土壤Cd的生物可利用态相对低于其它工作区。部分工作区如庙子乡、大竹镇和长石乡都有污染土壤存在。典型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受自然背景影响,矿产是造成部分土壤重金属异常的主要原因。⑶万源市典型区农作物富硒率为31.20%,但各工作区不同种类农作物硒含量不尽相同。其中丝罗乡的猕猴桃、白羊乡的茶叶、永宁乡和长石乡的辣椒、大竹镇的土豆和玉米、石人乡的四季豆,永宁乡的水稻都有着较好的富硒率。农作物安全性较为一般,除了旧院镇以外的各个工作区都有重金属超标作物,其中水稻、辣椒和杜仲的超标率相对较高。⑷在丝罗乡、石人乡、赵塘乡、铁矿乡、长石乡和永宁乡六个工作区采集的灌溉水样重金属没有出现超标,水环境较好。在永宁乡和长石乡采集的近地表大气尘样品,两个工作区大气环境整体较好,但受到煤矿开采的影响,部分煤矿开采地区大气Cd先对高于其它区。⑸通过对万源市典型农业区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肥力、灌溉水、大气、农作物安全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典型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模型,对典型区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分等划级。其中铁矿乡、白羊乡、旧院镇和永宁乡土地质量相对较好,以二等土地为主。石人乡、赵塘乡和长石乡土地质量次之。大竹镇和庙子乡受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地质量较差。
其他文献
西藏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缘,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但区内研究程度较低且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论文通过野外采样和调查,室内实验测试和分析,在对西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