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阳县是我国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区之一。据官方调查统计,截止2007年12月31日,该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共损毁房屋477间,摧毁农田146亩,造成人员伤亡33人,失踪3人,损毁道路及桥梁共77km,直接经济损失达2.05亿元。可见,开阳县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以“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为背景,以开阳县为研究区,详细阐述了开阳县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以期能够建立一套有关大型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的详细流程,为地质灾害预警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也为同类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些指导意见,使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全关系型数据逻辑模型对开阳县地质灾害数据库进行设计,减少了数据冗余,优化了数据结构;并基于ArcGIS创建了开阳县地质灾害数据库;同时利用ArcSDE搭建数据通路,使得空间数据与业务属性数据统一入库,并利用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对其进行管理,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及数据的安全性。(2)采用人机互动的方式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及质量控制,提高了数据检查的效率及准确性。同时,开发了数据导入软件,实现了数据批量入库,提高了工作效率。(3)利用地图缓存技术对地图服务进行优化,使得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地图服务的效率大大提升。由于开阳县地质灾害数据库涉及的地图服务较多,故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提高了创建地图缓存服务的效率。(4)通过建立开阳县地质灾害数据库维护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浏览、管理以及统计分析,使数据与各部门的数据库管理人员之间相互独立,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与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