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东亚经济崛起,亚太地区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亚太地区那些曾以美国为头号贸易伙伴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等,如今都开始将贸易的中心转向中国,中国成为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贸易竞争的格局基本确立。虽然美国仍旧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但中国逐渐成为了亚洲的经济中心。美国因此也面临逐渐丧失对亚太地区经济主导权的控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WTO等现有的适应全球化的多边制度一再受挫,以东亚区域一体化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合作又重新抬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可能带来规模性的贸易转移,甚至会导致圈外国家被边缘化,造成贸易体系和贸易规则制定权易手等问题。面对这些变化,布什政府出台了自由贸易区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贸领域以推行TPP最为显著。为了应对美国的TPP战略,中国也开始联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倡导亚太自贸区建设,由此也使得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经贸竞争由“贸易竞争”转变为“规则竞争”。贸易规则竞争具体表现在两国各自参与或主导的区域和双边FTA的谈判竞赛,两国都致力于通过领导各自的FTA谈判来获得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领导权。通过分析两国分别参与的FTA可得知,中国倡导灵活性的经贸规则,着重于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和诉求。美国则强调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和消除贸易壁垒,建立全面、高标准服务贸易自由化,在传统贸易领域要求“无例外”开放原则,在服务、投资等领域要求更高水平的开放。中美双方的战略诉求也存在差异。美国寻求的是通过规则竞争制衡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贸领导地位。而中国旨在为进一步贸易开放试水,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寻求一个稳定的、更有预见性的外部环境。中美的贸易规则竞争将给亚太地区带来不确定性,使亚太自贸区的建设面临路径选择的困难,甚至会造成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对亚太其他国家来说,中美竞争会令他们陷入两难境地,但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砝码,进而从中获取红利。中美贸易规则竞争对两国双边关系的影响取决于两国的互动和看待竞争的态度,绝对的制衡会使竞争走向冲突,而竞争如果控制在良性范畴,将有可能带来本地区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