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斗困兽与笼中之鸟——《雷雨》与《大雷雨》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和《大雷雨》分别是曹禺和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名之作。这两部作品虽然出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天然的契合。两部名剧都以“雷雨”命名,由“雷雨”贯穿全剧,以具有鲜明“雷雨”性格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品的时代特征,最后都以一场振聋发聩的大雷雨结束全剧。这种惊人的相似性背后究竟反映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本着在吸收以往研究者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原则,本论文作者将用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悲剧美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雷雨》和《大雷雨》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揭示《雷雨》和《大雷雨》的实质性相似基础和相似的美学特征。 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比较蘩漪和卡杰琳娜的压抑处境及分析其对雷雨原型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比较二人的“雷雨”性格的形成过程及分析其对雷雨原型形成的作用。 第三部分:比较二人的爱情遭遇及分析其对雷雨原型的强化作用。 第四部分:比较二人的悲剧性结局及分析其对雷雨原型的升华作用。 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基础: 1.以共同的雷雨原型体现集体无意识; 2.用相似的悲剧美学思想打动人心。
其他文献
委婉语是任何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跨文化商务交流中重要的润滑剂,委婉语的使用不仅弱化了语言表达中的直接性和尖锐性,更促进了成功和高效的跨文化交流的达成。如今,以电
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电影、快餐、篮球体育节目、小说类文学作品等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得以传播至全世界。其中包涵的美国价值观和美国大众文化产品也随之广泛传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充满时代生机的东方大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近几十年来我国旅游业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增长,推动国际多元交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