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黄疸婴儿进行检查,评价其对胆道闭锁(BA)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3例黄疸患儿空腹4h后进行常规腹部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记录每例患儿的肝脏、胆囊、胆管、肝右动脉、门静脉及TC (Triangular cord)征的情况等,并初步诊断是否为胆道闭锁。同时收集患儿的各项化验结果,MRI、CT等影像资料,手术所见和肝穿组织学及术后病理报告。结果以肝穿组织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正确诊断18例BA中的17例,并且25例非BA均未被误诊。TC征阳性,肝右动脉增宽,胆囊异常(无胆囊、小胆囊、胆囊壁异常或(和)形态异常)三者对诊断胆道闭锁具都有很高的价值。以TC征阳性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9%、100%和95.3%;如以肝右动脉内径>0.16 cm为诊断BA的理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84%和88.4%;以胆囊异常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及准确性分别为:94%、100%和97.7%。综合考虑以上三者,诊断BA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94%、100%和97.7%。结论高频超声通过清晰地显示肝门部的形态结构,显著提高了超声对婴儿胆道闭锁诊断的准确性,其准确率为97.7%(42/43)。目的通过回顾经手术证实胆道闭锁(BA)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在BA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37例及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15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BA患儿的超声检查资料。前一阶段是在常规超声检查条件下得到的结论,若有多份超声检查结果以提示BA及其特异征象的结果归入考察对象。后一阶段是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并注重观察BA患儿的一些超声特异诊断指标如TC征、肝动脉增宽和胆囊异常等情况后给出的结论。对比前后阶段对BA的诊断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第一阶段有2例提示BA(5.4%);胆囊显示异常24例(64.9%),其中胆囊未显示20例(54.1%),壁或形态异常2例(5.4%),小胆囊4例(10.8%);另外胆囊可显示且未提示异常10例(27%);显示肝门区异常高回声2例(5.4%);提示肝右动脉增宽0例。第二阶段有14例提示BA(93.3%);此14例胆囊均显示异常(86.7%),其中胆囊未显示1例(6.7%),胆囊壁或形态异常13例(87.5%),小胆囊1例(6.7%);胆囊可显示且未提示异常1例(6.7%);显示TC征阳性13例(93.3%);提示肝动脉增宽14例(93.3%)。第一阶段对BA的诊断率(5.4%)与第二阶段的诊断率(93.3%)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若将常规超声组的胆囊显示异常和肝门区显示异常回声归为BA阳性,则对BA的诊断率为67.6%(25/37),与高频超声组的93.3%(1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在BA特征性表现的显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TC征阳性(P<0.001),胆囊显示率(P<0.005),异常胆囊(P<0.05)及肝动脉增宽等(P<0.001)等。结论高频超声能更清晰的显示肝门部结构和胆囊情况,有利于显示BA的超声诊断特征,大大提高了超声对婴儿BA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对疾病的认识是超声正确诊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