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对兔激素性高眼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低强度超声降低兔激素性高眼压的机制。 方法: 将 8 周龄的新西兰大白兔 30 只分为实验组(25 只)和正常对照组(5 只)。实验组用 1%地塞米松建立高眼压兔眼模型后随机分为 3 组。各组右眼为处理眼,分别用 0.25W/cm2(A 组)、0.50 W/cm2(B 组)、0.75 W/cm2(C 组)超声直接接触法治疗,每次 5 分钟;左眼为自身对照作假照射。连续治疗 5 天后观察眼压变化,采用 HE 染色观察兔眼小梁网组织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免疫组化(SP法)及图像分析观察小梁外基质 LM、FN、collagenⅠ的变化。 结果:1%地塞米松液滴眼能成功诱导幼兔获得激素性高眼压模型,造模成功率为 96.00%。实验 B、C 组中处理眼与未处理眼眼压比较,眼压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 B、C 组之间眼压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HE 染色发现,未处理组小梁网组织有异常胶原堆积,小梁板层增厚,细胞核增大,超声处理后小梁胶原束呈细长成束状排列,间隙较为处理组明显增大。透射电镜下正常小梁内皮细胞中含有发育良好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及溶酶体。未处理眼小梁弹力纤维网之间的空隙被细微原纤维物质充满,小梁内皮细胞呈激活状态,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常染色质增多,高尔基体丰富,溶酶体膜结构增厚。处理后的小梁弹力纤维网空隙内的细微原纤维物质密度减低,膜性细胞器比例趋于正常。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 B、C 组胶原 I、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