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纸质媒体返乡农民工报道的比较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农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对三份报纸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到2009年12月31日的返乡农民工报道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总结它们在金融危机下的返乡农民工报道中的特点和风格,并在此基础上为党报、都市报、三农专业性报纸农民工报道的发展和改进提出建议。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在总结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对农民工的代表性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农民工研究的不足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对三家报纸的返乡农民工报道形式和内容做出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了他们在返乡农民工报道上的共性和个性,并结合报纸属性和定位分析其中原因。第三部分,从新闻价值五要素出发,探讨了三家报纸在金融危机下的返乡农民工报道中的新闻价值追求,并比较分析了他们对于报道新闻价值判断的共性和个性。第四部分,为了更好地说明三家报纸在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报道的特点,本章在第二、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以农民工返乡后的生活为主题的报道进行个案研究。具体操作方法是提取每家报纸的第一篇该主题类报道,对第二部分宏观比较过的分析指标进行逐一微观分析并进行比较研究。第五部分,结语部分。根据前面三章的比较分析结果,指出了三家报纸返乡农民工报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党报、都市报、三农专业性报纸农民工报道的改进策略,最后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新时期农民工报道研究进行了大胆展望。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上刊登的讣闻报道多见于党报。党报对讣闻报道的对象有严格的限制,多是政要名人,并且遵循固定的报道模式。而在西方,讣闻报道已经是一种成熟并且固定的报道
介绍桂林市解放桥墩上结构爆破拆除的设计与施工。该桥是一座长 180m、宽15m、4墩 5跨、7肋 6波的双曲拱桥。桥下水深 2~ 7m不等。根据其受力和结构特点 ,采用控爆与机械吊装
21世纪,品牌形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型企业作为先行者,它们的品牌形象战略已做的比较成熟,与之相比中型企业任重道远。在如此繁杂的外部环境下,品牌形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
新闻时评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之初,在经历数次起伏之后,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复兴并重新繁荣起来。当时的媒体尤其是一些有影响力的报刊争相创办新闻时评栏目或新闻时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