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荧光标记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天津农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开展了两种针对黑鲷幼鱼的荧光标记技术研究,实验旨在为国内放流黑鲷幼鱼的增殖放流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共三部分,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综述部分共两小节,首先是对自标记技术出现以来国内外水生生物标记技术的研究方法作总体介绍,包括内部标记与标志、外部标记与标志、生物标记等标记方法应用,以及电子标记和分子标记技术的简单介绍等;文章中叙述了不同标记标志方法的标记标志效果、该技术在水生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该标记标志技术的优缺点;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我国水生生物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作出评价,着重探讨荧光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当前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荧光标记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应用前景。2.本研究应用常用染色剂之一的茜素红(ARS)对试验中黑鲷幼鱼进行荧光标记观测并比较标记效果得出适宜标记条件。试验中选用浓度为100-400 mg/L的ARS溶液标记黑鲷幼鱼,得到了良好的标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处理浓度在黑鲷幼鱼的鳍棘上均有良好的标记效果(标记质量≥2);采用100mg/L、200mg/L、300mg/L和400mg/L的ARS溶液分18 h组和24 h组浸泡试验鱼,观察浸泡标记后48 h内的死亡率,分析急性染色试验结果,得到结论是ARS荧光标记染色实验中实验黑鲷幼鱼的急性死亡率与染料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染色时间呈正相关关系。进行为期50 d的养殖试验,比较并分析养殖试验中染色组黑鲷幼鱼与对照组黑鲷幼鱼的体长以及体重的变化,得出ARS染色对黑鲷幼鱼生长无影响。标记后的黑鲷幼鱼在50 d的养殖试验后解剖发现,实验样品中黑鲷幼鱼的所有样品的荧光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鳍棘是所有的观测部位中,唯一一处对所有的ARS处理浓度在上得到良好的标记效果的标记质量≥2的标记部位;试验中,养殖在浓度为400 mg/L的ARS溶液中浸泡24 h黑鲷幼鱼50 d后所采样品中矢耳石(无处理)、鳞片、鳍棘、鳍条等仍保留肉眼可见的紫色荧光标记(标记质量≥4),其中矢耳石、鳞片结果显示良好(标记质量≥3)。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以ARS为染料的荧光浸泡标记试验中,以24 h为染色时常、以400 mg/L为染色浓度的染色标记实验中黑鲷幼鱼的染色效果最优;经50 d的养殖实验数据处理完成,得到标志组和对照组的黑鲷幼鱼的成活率、体长及体重数值接近、无明显差异的结论。综合染色标记成本、染色黑鲷幼鱼存活率等进行综合分析,本试验中染色标记40-50 mm黑鲷幼鱼最佳时长是24 h,适宜染色浓度为400mg/L,最适宜观测部位是臀鳍鳍棘。3.在该部分文章中,研究应用常用染色剂之一的钙黄绿素(CAL)对试验中黑鲷幼鱼进行荧光标记的标记方法以及对标记效果进行分析,最终找出适宜染色条件及最佳观测部位。在该CAL作为染色剂的荧光标记染色实验中,以50-350 mg/L浓度的CAL溶液浸泡标记黑鲷幼鱼的检测标记效果良好;同ARS染色结果相同,所有的浓度处理组在鳍棘上均有良好的表现;试验中将50 mg/L、150 mg/L、250 mg/L和350 mg/L的4种浓度的及18 h组和24 h组两个染色时长分不同组别浸泡试验鱼,观察浸泡标记后48 h内实验用黑鲷幼鱼的死亡率,记录并分析急性染色试验结果,并得到结论,试验中实验鱼的急性死亡率与CAL染料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染色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对以CAL为染色标记染料的染色实验结束后进行为期50 d的养殖实验,比较并分析养殖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黑鲷幼鱼的体长及体重的变化;养殖实验结束将各组黑鲷幼鱼取样,样品的荧光标记依然可见,并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测到良好的黄绿色荧光标记(标记质量≥2.4)。对比两个染色时长的荧光标记检测结果发现,在以CAL为染料的荧光浸泡标记试验中,以24 h为染色时长、以350 mg/L为染色浓度的实验组的染色标记效果最优。经50 d的养殖实验数据处理完成,得到标志组和对照组的黑鲷幼鱼的成活率、体长及体重数值接近,经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无明显差异的结论。对染色标记成本、染色用黑鲷幼鱼的存活率等综合进行分析,得出本试验中染色标记40-50 mm黑鲷幼鱼最适宜染色标记条件是染色时长为18 h,CAL溶液浓度为350mg/L,并且,最适宜观测部位是臀鳍鳍棘。
其他文献
冷作模具钢因其硬度高、耐磨、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回火性能,在模具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车削是传统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切削参数的选择与切削力、切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量来源,对整车性能和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电池的电化学性决定了它们对温度的敏感性。本文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殆尽和环境污染问题加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具有较小体积、理论能量比高、环境友好、燃料来源丰富等优点成为当前非常有吸引力的移动能源转化装置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PQ Labs等带有触摸屏幕的智能设备的普及,触控技术由于其便携、直观、灵活等优势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然而,用户与触摸设备之间存在一些交互性问题。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尺寸触摸设备常常受到手指尺寸的影响,产生“胖手指”问题。首先,由于手指相对于被选取的目标具有较大的尺寸,所以在选取小尺寸目标时难以准确将其获取。因此,手指选取小尺寸且处于密集环境下的目标时具有较低的选取精度;此外,
语义分割现已成为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语义分割对图片进行逐像素分类,数据量非常巨大,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方法均十分缓慢。通过光流来重复使用语义分割特征图是加快语义分割速度的一个优秀方法。本文重点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语义分割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并阐述了深度学习和视频语义分割理论。本文分析了视频语义分割网络DV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拱肋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尚未凝固形成有效承载力,此时钢管及流动混凝土自重会引起拱肋节点产生较大应力,容易发生节点破坏。目前,国内外对相贯节点承
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频繁在各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中检出,且由于其蓄积性、持久性以及其潜在的生物毒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因此被认为
富水风化花岗岩地层具有风化程度不均匀,遇水软化、崩解、随水流失的特性。其中全风化花岗岩颗粒组成不均匀,赋存孔隙水;强风化花岗岩为裂隙岩体,赋存裂隙水。当隧道从全风化
随着计算机、三维测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逆向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模具修复、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在对样件进行三维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被测样件本身的损坏或者是受测量设备、测量方式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获取的点云数据可能会存在孔洞。点云孔洞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重建模型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点云数据中的孔洞进行修复。本文针对三维点云数据孔洞修复问题,着重研究利用补拍被测样件在其三维点云数据中存在
近些年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很多潜在的危险,染料废水的排放对工业和环境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染料废水也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吸附法是去除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