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对于政府的诸多政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税收则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术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二者之间存在着联系,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税收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本文中首先回顾相关理论基础,对经济增长和税收的基础理论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之后进一步全面的分析了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在界定清楚税收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传导路径,其主要路径是通过税收负担的变化,作用于促使经济增长发生变动的主要动力源,通过这些动力源的改变进而促使经济增长的改变,具体的说就是税收负担促使资本、劳动、科技进步和有效需求上,改变其使用的效率,最终达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关于二者的研究以线性模型为主,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线性检验,根据结果得知二者关系适用于非线性理论和模型。并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STR模型应用到经济增长与税收关系的实证分析中来,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经济宏观调控提供有力的实证依据。 在实证部分中,本文首先进行基础的描述性分析,在整体上首先把握了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然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确定其平稳性和因果性。然后,在简要介绍了STR模型的发展、主要优点及过程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型平滑转换模型(LSTR)对经济增长和税收进行实证分析。主要过程为首先进行线性部分的之后阶数的确定,然后进行的线性检验以确定二者适用于该平滑转化回归模型,然后进行参数估计,最后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并最终根据估计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当经济增速不超过18.326%时,二者关系呈现出简单的线性关系。而一旦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即超过的这一阀值,那么复杂的非线性影响方式开始发挥作用。第二,按照二者关系特征,我国经济增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5-1967年,既有经济高速增长,也有增速快速回落的震荡时期。第二阶段为1968-1985年,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呈现线性特征,经济增速平稳。第三阶段为1986至今,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线性关系到非线性关系的频繁转换。第三,经济增速达到一定限度后,税收作用逐渐凸显这表明在高速增长的时期,增税对当前经济影响为负,但长远来看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积极贡献。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