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流园区草甸碱土为研究区域,以利用脱硫石膏改良和脱硫石膏与有机肥混合改良碱土5年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将试验区分为脱硫石膏改良区(S)和脱硫石膏与有机肥混合改良区(YS),对两个处理区盐碱性指标,土壤结构及植被恢复状况开展跟踪研究,进一步验证和优化两种改良方式的合理施用量,探索碱土改良效果的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脱离石膏改良5年后的S区0~20cm土层碱化度保持基本稳定,20~40cm土层碱化度呈现回升趋势,但是明显低于对照,仍然保持一定的改良效果;各处理区pH值依然低于对照,0cm~40cm土层含盐量,2011年结果仍然低于2006年含盐量,尤其表层含盐量出现持续下降。各处理区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优势种,从总体植物覆盖度来看,施入的脱硫石膏量为1066kg/667m2和1566kg/667m2的S2,S4小区植被总盖度为最高,植被恢复状况良好。(2)利用脱硫石膏与有机肥混合改良5后的YS区盐碱性指标仍然低于对照,YS2和YS4处理区表层碱化度降低到5.73%和5.23%,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处理区植被依然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优势种,YS2处理区总盖度达71%,频度为100%,比脱硫石膏改良区植被恢复的状况好。通过对比两种改良方式下的碱土盐碱性指标,得知利用脱硫石膏与有机肥混合改良对降低土壤碱化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