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是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再生能源技术。PSCs可以通过溶液处理制备,同时具有质量轻、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PCE要想达到商业化要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是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再生能源技术。PSCs可以通过溶液处理制备,同时具有质量轻、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PCE要想达到商业化要求15-20%,在很大程度上还需对器件中光活性层进行更深刻的研究。本论文针对光伏制备技术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研究:首先,实验制备了以三组分P3HT:PCBM:LCV为基础的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果表明,LCV可以在PCBM相中作为一种有效n掺杂剂,从而增加PCBM相中的本征电子密度。由于PCBM相中的能带隙被LCV诱发的陷阱态所填充,因此三组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子迁移率是二组分的0.75倍。相比于二组分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三组分反向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0.22倍。其次,探索不同阴极缓冲层LiF、Alq3、BCP的引入对器件性能影响。确定了在三种不同阴极缓冲层中,当器件使用5 nm BCP作为阴极缓冲层时器件性能最佳。当缓冲层为BCP/Alq3/LiF结构时,提高缓冲层中BCP的厚度能有效地提高器件性能,这是因为BCP是一种宽带隙材料,能够减小载流子复合的同时也可以保护PCBM层。最后,实验制备了夹心式p型掺杂空穴注入结构CBP:MoO3 10 nm/NPB:MoO35 nm/CBP:MoO3 5 nm/Al反向有机发光二极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层p型掺杂空穴注入结构CBP:MoO3 20 nm/Al器件,夹心式p型掺杂空穴注入结构提高了器件中向BCP注入的空穴电流,因此器件性能要好。相比于双层p型掺杂空穴注入结构CBP:MoO3 10 nm/NPB:MoO3 10 nm/Al器件,夹心式p型掺杂空穴注入结构器件中,从Al向CBP:MoO3空穴注入要好于向NPB:MoO3注入率,因此器件性能更加优越。
其他文献
钢筋混凝土(RC)柱构件(包括框架柱、桥墩和桩等)作为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在强震作用下易因抗剪和抗震措施不当而发生低延性弯剪破坏(或剪切破坏)。为避免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作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新兴概念的提出,个人与市场对于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的需求不断增加。伴随微电子技术的
目的:通过本研究:一,探讨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中医药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长期预后的影响,并尽可能回答中医药干预对减少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价值所在。二,总结岭南甄氏杂病流
减少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提高电池的循环耐用性,在保持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成本一直是研究者的首要任务。然而,电极材料的粉化、开裂、脱落以及安全性问题已成为高性能锂离子电
施肥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农田过多施用氮肥会改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敏感性,通过上行作用影响其它物种并改变种间关系。植食性动物会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与风电场造价的不断降低,风况良好的风场得到了充分开发,开发低风速地区的风能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流
本试验以镜鲤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pH(4.5~8.0)对肌原纤维蛋白升温过程中热聚集行为的影响,筛选最适pH。然后在此pH条件下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加热温度:30~90℃;加热时间:0~60 min)对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筛选热处理条件。最后分析了在选定条件进行的两段式加热引起的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行为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H对镜鲤鱼肌原纤维蛋白升温过
水是生命和文化的起源之地,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古印度的恒河、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在阐述着人与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进步与发展
目前,温室大棚种植是北方地区主要的耕作方式,但温室栽培下水肥施用不合理,设施管理不当,不仅会制约温室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会引起多种环境问题。本研究通过在沈阳农业大学科研基地日光温室内进行番茄盆栽实验,研究在施氮总养分相同的情况下,猪粪肥替代化肥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内氮素转化的影响。旨在为化肥减量增效以及温室栽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猪粪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施用处理可提高番茄
现今各类振动机已广泛应到冶金、煤炭、化工、轻工等各个部门,其工作状态可分为远振动状态和近共振状态,本文研究的振动机以DD1740单轴惯性振动机为研究对象,其工作在远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