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是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处理活动,口译活动与笔译活动不同,口译活动中口译员没有机会反复理解原语信息,而是要一次性听取原语信息,借助笔记,甚至在没有任何外界辅助手段的条件下,执行原语信息听辨、信息意义的表征与理解、信息暂时储存、译语组织与计划、译语信息表达与监控等一系列加工任务。也就是说,口译活动对译员的语言记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口译活动对记忆能力的特殊要求,自20世纪60年代口译研究正式展开以来,语言信息的记忆能力与口译活动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认知心理学家Baddeley和Hitch等在多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工作记忆概念(Baddeley,1986)。工作记忆是一种特殊的短时性记忆。研究证实,在推理、学习,特别是语言理解活动等负责认知加工活动中,工作记忆与任务执行效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工作记忆模型吸收了多重贮存模型的部分观点,但是,工作记忆模型认为短时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独立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Baddeley等人将工作记忆分成语音环、视觉空间模版和中央执行系统。工作记忆概念的提出,把心理学对记忆的认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在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工作记忆与译员交替传译表现的关系。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参加实验的3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工作记忆广度和英汉,汉英交替传译的实验。工作记忆广度实验要求被试听70个长度在12至18个单词左右的英语句子,按分组要求把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单词记录下来,并同时判断所听到的句子是否有意义。测试结果对被试按照工作记忆广度进行分组,分为高、中、低三个组。被试按照句子判断正确的比例也被分成高、中、低三个组。在交替传译试验中,作者选取了上海市高级口译考试中的相关材料。被试分别需要完成一段汉英口译和一段英汉口译练习,试验结果通过total recorder软件记录在电脑中,然后按照上海市高级口译考试的评分标准对被试成绩进行评分。并也按照等级分成高、中、低三个组。在得出所有实验数据后,作者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工作记忆广度与汉英交替传译成绩存在显著关系,但是工作记忆广度与英汉交替传译成绩不存在显著关系。同时,作者对汉英交传和英汉交传的成绩进行了二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被试英汉交传的成绩与汉英交传的成绩显著相关。这就说明虽然工作记忆在英汉交传和汉英交传中的作用不一样,但口译人员在不同方向口译方面的成绩还是互相关联的。作者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了句子判断效率与交替传译的关系。结果颇为让人意外,句子判断效率与交传的关系并不显著。这个问题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