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追问——以《霍乱时期的爱情》为镜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对私人经验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解释和领悟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种对爱情的理解。这种理解认为,爱情作为一种时代命运,从根本上是时机性的。爱情的“到时”所引发的意义活动,带来一种爱情的眼光。这就与寻常世俗的眼光形成了分裂。这种分裂可能带来爱情的失败,它要求我们学习“爱的艺术”,以最终迎来爱情的“道成肉身”。进而以此理解为据,批评了西方爱情理论中的个人主义基础,并指出建立于此基础之上的爱情理论所背负的传统和道德重负。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现象学解释学对人的理解的爱情观。现象学解释学将人理解为“此”,即一个场所,理解为“有身体的在世界之中的存在”。以此看来,人就不能理解为原子,而且人也不能作灵肉二分的理解。最后本文就当今世界爱情的生存状况,即科学技术和性解放的大环境,作了批评。
其他文献
普罗斯佩尔·梅里美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笔下的世界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不循常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本文借助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学的角度解读梅里美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