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下了数目众多的中国古典诗歌,这些诗歌凝聚着民族精神的精粹,寄寓着华夏儿女的情思理喻,陶冶了世世代代的心灵,丰富了无数士子读书人的修养。而现在,阅读诗歌的命运堪忧,诗歌教学的处境尴尬,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创造力在高中生这里走向了瓶子的脖颈。而包孕着丰富想象力的诗歌在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举步维艰。为了走出这“十面埋伏”,为了还原诗歌想象力的本来面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细读陆机的《文赋》,刘勰的《神思》,认为高中诗歌教学要培养想象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拥有虚静的心境,同时要给他们创造自由开放的学习和思考空间。其次,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储备、思考理性、阅历经验方面做到广博,老师要有意识地提供这样的材料储备,或者对学生做这方面的引导。“贯一”则要求老师在诗歌教学时,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有特定的方向,不能漫无目的地随想。最后,根据诗歌情理的特征,在想象力培养时,既要用情感的变化来启动想象的风筝,又要用理思来规矩想象的方向。在实施策略时,分三类进行培养:思想,情感,审美。每一类又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