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场强化换热理论与数值计算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场强化换热是一种主动强化换热的方法,以空气为介质在传统换热工况的基础上,通过施加高压电场产生的电晕风,使换热表面附近产生较大的流体主体混合,可使强化传热效果有明显的改善,而所消耗的电功耗和传热量相比可忽略不计。EHD(electro hydrodynamics)强化传热具有效果显著、功耗低、易于控制表面热流等一系列优点,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围绕电场强化空气换热展开数值计算。采用线-板电极结构,对空气在高压电场中的对流换热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借此得到电场参数如电势、空间电荷密度、电极数量、排列方式等在此过程中对流场和温度场的作用关系。其次,对CF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添加电流连续性方程。在本文的模型中,电场的增加有效的强化了求解域空间内的对流换热。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电场强化换热是通过电场对空气分子电离,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对其他分子或离子的碰撞致使气流流场从层流变为湍流,从而加强了整个换热效果;在本模型计算中发现,在线电极附近,电场力对垂直方向的速度变化起主要作用。增加电场后,在靠近线电极处,雷诺数大大增加,空气流动从层流运动变为湍流运动。其次,不同的线板间距对电场强化换热效果影响不同。在本文模型中线板间距在0.02m-0.08m之间,间距越小,电场强化换热效果越好。线板间距为0.02m时,增加电场时局部最大对流换热系数是不加电场的17.1倍,线板间距为0.08m时,增加电场时的局部最大对流换热系数是无电场时的8倍。再次,不同线电压对电场加强换热效果有不同影响。在10KV-20KV的范围内,随着电压的增大,换热系数比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线电压20kV时,在线电极附近剖面上,平均换热系数是无电场的时的11倍左右。而线电极电压为12kV时,这一值仅为无电场时的8.5倍左右。最后,线电极数量及线间距对电场加强热换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对于本文所选模型中,两个线电极,且线间距为0.3m时,电场加强换热效果最明显,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不加电场时相比较增加了11倍。电场强化换热技术作为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其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所以对EHD强化换热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古老的、分布很广、毁灭性强的蚕病。曾对蚕丝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该病是传染性蚕病中唯一受检疫的病种,属于国际蚕种检疫对象,被我国列入进境动物二类传
蛇形微通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微型管道,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其广泛存在于生物、化学、能源等工程领域。微燃料电池、微反应器以及微蒸发器、微冷凝器等微型化工设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能源领域的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要。热电联产一直是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增效的是实质是冷源的节能。本文针对集中供热系统的特性,调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闭式循环柴油机作为不依赖空气动力系统之一,因柴油机技术成熟而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进气混合气特性参数、系统压力是影响闭式循环柴油机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研
水轮机内部流态对机组的效率、机组的稳定运行及机组寿命至关重要,虽然可以将机组的水力设计做得比较完善,但是制造、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及其他不确定因素使机组实际运行时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以鸡肉酶解物为主要原料的热反应型鸡肉香味料的制备,即鸡肉酶解物-HVP-半胱氨酸Maillard反应产生的复味料,制备出更好的食品添加剂,具体内容如下:1.用正交实
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换热器,随着微电子、航天热控和微机电系统等的迅速发展,微通道沸腾换热器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要设计微通道换热器必须对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