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最大成果之一是民营经济登上了中国国民经济的舞台,成为中国经济构成中最为重要的一极。作为各行业具有领先者地位的民营500强企业,与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一道,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改善民生、增进民众福利的极为重要的经济主体。 本文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以2002~2012年中国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企业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企业的区域分布动态演变对区域经济发展及民众福利增长的贡献及效应。结果表明,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企业经营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福利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比于农村地区,这一带动作用对城镇居民有着更大的影响力。但企业数量的省际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民众福利增长的关系为负相关,原因在于企业数量与其经营规模的发展并无平衡关系。本文还对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企业营业收入变化对城乡居民福利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年度和分省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企业在促进不同区域民众福利增长效应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 文章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相关文献回顾;第三部分,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第四部分,实证研究,主要探讨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企业区域分布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民众福利增长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第五部分,拓展性研究,包括民营500强和国有300强对比分析,分年度实证分析,以及分省份实证分析;第六部分,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解决近几年来我国实际上存在的“国进民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长期性和重大性问题,具有应有的理论解释力和政策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