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经是城市中最为繁华的区域,为城市保存着漫长的历史、辉煌的建筑、古老的产业和独特的风情,在城市现代旅游的发展中担当着至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在每个旅游城市的历史街区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究竟如何保护?如何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保护和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本文以拉萨市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剖析了“街区记忆”这一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价值的概念,并论证了“旅游认同”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的终极目的,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给出八廓街的保护性旅游利用途径。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阐明了论文所涉及的学科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为街区记忆、旅游认同与保护性旅游利用之关系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街区记忆、旅游认同和保护性旅游利用的概念,并梳理了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街区记忆涵盖街区记忆主体和街区记忆客体两个方面,其中,街区记忆主体是指对街区拥有感知记忆的群体,在旅游语境下既包括街区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也包括政府、规划者、媒体等其他群体;街区记忆客体包含街区环境、形态、构成、活动及传统等方面。街区记忆作为旅游利用的前提,也在旅游利用过程中得到保存(恰当的和不恰当的)、发展和创造。旅游认同是相关主体对旅游地独特价值的集体性认可,这一认同在旅游利用过程中得以塑造,但也可能因街区记忆的保存不当受到淡化。
第三章为八廓街历史街区的街区记忆发展研究。这一部分通过对八廓街历史图景形成过程的回顾,梳理了在时间层序上八廓街街区记忆的沉积,以及各重要历史阶段的街区记忆特征,并从街区记忆要素类别角度对八廓街街区记忆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出这些街区记忆要素所承载的三大价值,即八廓街作为佛教传播中心的价值、拉萨古城发展中心的价值和藏文化保存中心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了八廓街街区记忆的保存现状,并对街区记忆缺失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强调。
第四章为八廓街旅游认同研究。这一部分总结了八廓街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当下八廓街旅游认同的情况。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之后八廓街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游客数量的膨胀带来旅游认同上的诸多变化。总体上看,当地居民群体在旅游认同上仍存在一定偏差,而旅游者对八廓街的旅游认同集中于八廓街的神圣感、独特性和休闲化,然而无论从街区形象认知、旅游体验满意度还是文化认同上,都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五章为八廓街保护性旅游利用与旅游认同塑造途径,是理论研究在以八廓街为例的实践应用。提出了八廓街保护性旅游利用与旅游认同塑造的战略和理念,在此指导下,提出街区整体格局恢复、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利用、传统民族文化振兴等多层次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八廓街街区记忆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实现八廓街三大价值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本真呈现,并藉此优化相关群体的旅游认同。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保护性旅游利用的实施,这一部分还给出了运作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