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是以通透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肺水肿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ALI后肺水肿的发生,虽然涉及的因素较多,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肺内液体渗出与清除失衡的结果。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肺水肿主要是由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受损所致,而对肺组织存在的水通道蛋白(AQPs)在病理生理条件下的作用认识不足。AQP-1主要在肺间质内液体的转运上发挥作用,可减轻肺水肿的程度。乌司他丁(UTI)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同时抑制胰蛋白酶、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弹性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活性。对溶酶体膜有稳定作用,有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等功能。我们已有动物实验证实,乌司他丁可有效地治疗急性肺损伤,减轻肺水肿,但其减轻肺水肿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为此,本实验通过复制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并利用乌司他丁有效地治疗急性肺损伤,研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的表达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可能机制,为利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然后应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试验分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乌司他丁组(10只),治疗组(10只),每组分别于造模后四小时颈外动脉采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TN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AQP-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AQP-1mRNA的表达。结果:1动物的一般表现:10%乌拉坦麻醉,仰卧固定,模型组经颈外静脉注射0.1ml/kg油酸后,大鼠均出现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点头呼吸,有哮鸣音,呼吸频率由给药前的80-100次增加到120-150次,治疗组在给予乌司他丁后情况有所好转,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则无明显变化。2血气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1),治疗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高于模型组(p<0.05)3放射免疫结果:模型组IL-6和TNF-α的血清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IL-6和TNF-α的血清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1),治疗组IL-6和TNF-α的血清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模型组AQP-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AQP-1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1),治疗组AQP-1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5 RT-PCR结果:模型组AQP-1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AQP-1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别(p>0.01),治疗组AQP-1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模型中,AQP-1mRNA、AQP-1的表达量与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量呈反比。AQP-1的表达减少导致水肿液跨细胞膜的重吸收能力下降,这可能是造成急性肺损伤时肺水肿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在治疗组,AQP-1mRNA、AQP-1的表达又有明显的增加,但是乌司他丁本身对AQP-1的表达无影响,因而我们推测,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时水通道蛋白-1的调节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在基因水平使AQP-1mRNA的表达增加从而使AQP-1的表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