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指纹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ATM、门禁控制、各种智能卡对个人安全、方便的身份识别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迫切需要有准确、安全、方便的识别技术。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稳定性,使得指纹识别一直是身份鉴定的可靠手段,在安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指纹图像的自动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使用最早的,也是最为成熟的生物鉴定技术,它是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于一体的高技术。近年来,有关指纹自动识别的研究已成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及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广为关注的热点。 国外研究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而国内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期才开始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的尝试。目前,虽然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公安系统等,但是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解决。例如在读取指纹的过程中,由于输入设备等原因会造成指纹图像畸变、不清晰,存在噪声。细化后会出现许多伪特征点,特征提取后大大增加了指纹分类和识别的计算量,造成识别率不高、运算速度慢。本文试图将神经网络技术运用到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为解决指纹自动识别技术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找到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一般,自动指纹识别技术主要由指纹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指纹分类和指纹识别三大部分组成。针对每一部分,本文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在指纹图像预处理过程中,本文对指纹图像的增强、分割、二值化、细化以及细化后处理等每一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验效果的比较,采用了相对比较理想的算法,得到了比较好的指纹图像的点线图,为细节特征的提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细节特征提取过程中,针对指纹分类和指纹识别的不同任务,本文分别提取了不同的特征做为指纹的分类特征和识别特征。即采用指纹图像的全局特征——方向图做为指纹的分类特征送入神经网络分类器,采用指纹图像的局部特征——细节点做为指纹的识别特征送入神经网络识别器,用以提高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 在指纹分类和指纹识别部分,通过对神经网络模型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采用了相对较好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做为指纹分类器,采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做为指纹识别器。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指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将指纹的局部细节点特征送入相应的LVQ神经网络进行识别,最后输出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尽管本文采用了一系列相对比较理想的算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但是要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还达不到实际应用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指纹图像进行了二维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实验,探讨了采用基于频域的特征做为指纹识别特征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频域的特征做为指纹识别特征是可行的,而且它有可能比传统的基于结构的细节特征更具优越性。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比容量大、安全性好、自放电小、放电平稳、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和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中。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材料,石墨作为电极材料导电性好、结构稳定和嵌锂电势低等。但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锂离子容易沉积在负极上生成锂枝晶,导致安全隐患。并且,石墨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也较低。因此,寻找比容量大且安全的负极材料是动力锂离子电池
学位
本文以研制一套用于在线检测红外四象限探测器光电参数的自动化测试设备为目的,从红外四象限探测器的实际应用出发,讨论了四象限红外探测器的原理。研究了四象限红外探测器各
现代计算电磁学的影响是如此广泛,以致所有与电磁场相关的领域都因其发展而受益,其中不少领域由于运用了计算电磁学的方法而使其面貌完全改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