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腐蚀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_YAN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水北调”过程中水源切换时所引起的“黄水”现象为研究背景,以铸铁片和北京市实际铸铁管段为研究对象,模拟水源切换条件下的管网腐蚀过程,通过调节进水余氯浓度和溶解氧浓度诱导管垢生物膜的形成,以控制水源切换下的水质恶化,并探讨此条件下的管网腐蚀机理。首先,用北京市某供水区域铸铁管段搭建两套模拟管网装置,对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铁离子释放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为水源,通过调节进入管网的水中氯浓度为1.0-1.1mg/L,溶解氧浓度为7-8mg/L,经过40天运行后,管垢成分主要为α-FeOOH和Fe3O4。切换地表水源后,新的管垢组成更有助于铁氧化物中铁的氧化还原重新达到平衡,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源切换条件下铁离子的释放,管网出水浊度也得到很好的控制,保持了管网水质稳定性。其次,以北京市地下水、北京市地表水、湖北丹江口水以及再生水为实验用水水质,通过调节氯浓度以及溶解氧来培养生物膜的方法,对铸铁片腐蚀过程中水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0天运行培养,生物膜生长稳定。当提高拉升指数来切换水源时,管网出水的铁离子突变并不明显,且出水浊度较小,保持了很好的水质稳定性。经过XRD的对比发现,实验末期,铸铁片当中的铁氧化物以α-FeOOH为主,且晶型逐渐变好,强度变大。其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膜生长稳定。基于以上模拟实验,本文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水源切换条件下模拟管网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微观研究。通过PCR-DGGE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现,微生物在管垢培养稳定后,多样性较初期丰富,管垢生物膜对周围环境耐受力增加。当到后期改变水质条件时,种群组成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铁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存在,铁的氧化是主要反应,中期稳定以后,改变水源不会发生明显的种群变化。生物膜生长的稳定可以有效抑制管网出水水质条件的恶化,特别是拉森指数变化引起的铁离子释放现象。通过消毒剂量的调节进一步调控生物膜组成,使铁还原菌成为优势菌,通过铁氧化还原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和腐蚀产物及金属表面之间的协同作用更能有效抑制管网腐蚀,保障管网水质稳定性。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小学生
对10余所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办学时间的独立学院的调查分析表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普通公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特色可
文[1]两次用构造椭圆的方法,分别用基本不等式、微分的方法解决了下面的涉及三角形周长、面积的问题1、2,笔者读后感到受益匪浅,这里对问题1、2提出另外的别解,并提出两点思考.
秦—巴山脉跨越东西,横断中国中西部的交流和沟通,为了打通这一阻隔,先民在连绵不断多由山崖绝壁形成的山脉间凿孔架木铺设栈道,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建成了跨越千里的山
佩勒姆·格伦维尔·伍德豪斯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英国幽默作家,他的创作风格与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潮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的创作风格使其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与财富,也引起
《杂阿含》是有关佛教解脱方法最重要且最根本的原典,释尊所说有关修行的方法大部分结集在《杂阿含》里。其中佛法脉络犹然可循。咋看上去《杂阿含》规模宏富,其中重复之处甚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已经成为我国油田开发的重点,低渗透储量在总探明储量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中超过一半油藏都是来自低渗透油藏。但同时低渗透油藏低孔隙度
"网络写手"就是不用笔、不用纸,只触摸鼠标、轻击键盘并在互联网上舞文弄墨、恣意妄为的玩家。网络写手从身份来看主要有学生类和白领类,从创作动机来看可粗分为游戏类和灌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和确立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
低年级学生由于还不能完全适应小学学习的要求,加之其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往往难以保持较长时间。为此,对低年级学生较难保持长时间注意力的原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