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比研究18F-FDG PET-CT及MRI早期评估鼻咽癌患者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疗效的差异,探讨不同放疗模式治疗后PET-CT及MRI早期评估效能;2、研究不同放疗模式治疗后双时相PET-CT显像特点;3、对比分析MRI调强放疗后早期及3月后显像评估结果。4、研究放疗后Caspase-3表达水平与SUVmax的关系。方法:1、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35例,其中12例行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23例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2、对3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周分别行18F-FDG PET-CT显像,测定鼻咽原发灶部位SUVmax,CRT组12例放疗前、后均行双时相显像,IMRT组放疗前17例及放疗后11例行双时相显像。对比分析不同放疗模式治疗后PET-CT显像SUVmax的差异及双时相显像特点。3、所有患者放疗前均行MRI,放疗结束后1周内共34例患者在本院完成鼻咽MRI早期评估,所有患者于放疗后3月后均行MRI复查。4、IMRT组放疗结束后2-4周内共16例患者在本院完成鼻咽纤维镜检查,并参照PET-CT显像、MRI及鼻咽纤维镜下所见,于可疑部位取病理活检,所得标本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放疗后SUVmax的关系。5、所有PET-CT图像由两位核医学科医生独立阅片并做出诊断;MRI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并做出诊断;病理诊断由两位病理科医生独立进行。对有分歧病例重新评估直至取得一致意见。6、对CRT组患者进行两年临床随访。7、CRT组以2年临床随访结果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PET-CT及MRI早期评估效能。8、IMRT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PET-CT及MRI早期评估效能。9、将调强放疗3月后MRI复查结果与MRI早期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放疗后1周PET-CT双时相显像,CRT组不同时相SUVmax有统计学差异,延迟SUVmax较标准时相降低,P=0.046;IMRT组不同时相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28。2、放疗后1周PET-CT显像,CRT组SUVmax明显低于IMRT组,P=0.006。3、CRT组12例患者2年临床随访均未见残余及复发,PET-CT真阴性9例,假阳性3例,MRI真阴性7例,假阳性5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667,说明两种影像学方法适形放疗后早期评估效能无明显差异,PET-CT准确性为75%。两者结合,诊断准确性为91.7%,假阳性率为8.3%。4、IMRT组共15例患者放疗后取病理并同时完成PET-CT及MRI早期评估,病理结果1例阳性,其余14例均阴性。PET-CT的真阴性8例,假阳性6例,MRI真阴性1例,假阳性13例,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13,说明两种影像学方法早期评估效能差异显著,PET-CT准确性为60%,MRI准确性为13.3%。两者结合,诊断准确性为66.7%。5、IMRT组14例病理阴性患者放疗3月后复查MRI,结果真阴性10例,,假阳性4例,对比放疗后MRI早期评估结果,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01,差异显著,放疗3月后MRI评估效能明显提高,其准确性为71.4%。6、放疗后16例患者病理组织中Caspase-3表达2例阴性,14例阳性,其表达水平与SUVmax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33,相关系数为-0.535。结论:1、鼻咽癌调强放疗后PET-CT早期疗效评估的准确性明显优于MRI。2、PET-CT放疗后早期评估准确性在CRT组优于IMRT组。3、PET-CT与MRI早期评估效能在CRT组无明显差异。4、MRI调强放疗后3月后评估准确性明显优于早期评估。5、IMRT组放疗后早期病灶部位炎性反应高于CRT组。6、放疗后Caspase-3表达水平与SUVmax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