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来缓解“城市病”的要求。导致北京“城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入北京的外来人口过多,超过了资源、环境、交通等的承载能力。控制流动人口增量和疏散中心存量是两个主要途径。外来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是由于北京充裕的就业机会所致。因此,以业控人就成为缓解人口压力、减轻城市病的主要途径。从外来人口的来源地区看,河北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是北京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和原因。北京外来人口当中有20%来自于河北省,其中多来自河北省产业薄弱地区。因此,如何解决河北农村劳动力减少流入北京的规模,就成为疏解北京流动人口的主要抓手。之所以有众多河北农村劳动力进京就业,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与河北与北京紧邻的地理位置有关。河北省内产业发展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偏低,拉动了进京就业人口。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探讨了在冀京省际协同的背景下,减少河北农村劳动力向北京流动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主要是: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及相关产业到河北,同时加快河北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在空间上容纳疏散出来的产业,并加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原来流向北京的河北农村劳动力回流。为此而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包括:1、北京向河北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相关产业;2、提高河北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县域经济;3、提高河北的公共服务化水平,缩小京冀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4、加大对河北农民工的培训力度;5、加大对部分地区有关生态方面的区间转移支付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