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高频效混合预编码算法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不同于传统的数字预编码所需射频链成本和能耗过高而难以实现,与模拟预编码相结合的混合预编码通过引入移相器成为更实用的方案。然而,混合预编码中模拟域无法调节信号的幅度,使模拟预编码矩阵受限于恒模约束。在这样的非凸约束条件下,混合预编码的优化问题是难以直接求解的。本文对毫米波MIMO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优化方案进行分析求解,以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计算复杂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于子连接结构的单用户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利用矩阵分解优化的高效节能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的思路是将总体优化问题分为两个阶段求解,即先固定数字预编码矩阵,求解模拟预编码矩阵,然后根据得到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对数字预编码矩阵进行优化。在第一阶段,根据模拟预编码矩阵的独立子矩阵结构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在得到优化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后,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方法很容易求解数字预编码矩阵。最后,对其归一化以满足前面忽略的功率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可以达到子连接结构下全数字预编码频谱效率的96%左右,明显优于现有算法。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实际中无法完全准确获得信道状态信息(CSI)时算法性能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当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精度为0.8时,所提算法的频谱效率可以达到完美CSI下最优数字预编码性能的93%左右。即使信道估计准确度下降到0.6,算法所能达到的频谱效率依然维持在完美CSI条件下的92%左右。考虑到应用更为广泛的多用户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本文利用奇异值分解的思想,结合有效消除用户间干扰的迫零(ZF)算法设计了混合预编码方案。该方案以全数字迫零预编码矩阵作为无约束最优预编码矩阵的标准,对其奇异值分解,有效地得到保留了无约束模拟相位信息下满足约束的模拟预编码矩阵。然后根据得到的近似最优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利用等效信道的思想,使用经典ZF预编码算法得到对应的数字预编码矩阵。经过理论分析,该算法是可以推广到子连接结构以及多用户多天线MIMO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频谱效率近似等同于全数字ZF预编码算法,且明显优于现有的奇异值分解混合预编码方案。除此之外,该算法在射频链数大于数据流时,性能有15%左右的明显提升。在实际中信道估计存在误差,无法获得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时,算法性能依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针对水下可见光MIMO信道相关性强导致系统信号检测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搭建了水下光成像MIMO-OFDM系统仿真模型,对光成像MIMO信道相关性以及基于格基约减的降低信道空间相关性算法进行了研究。由于光MIMO技术利用多径传输使系统获得分集增益或复用增益,当阵列规模增加时,MIMO信道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多个路径传输的光信号在接收端的叠加不可避免,接收端难以进行准确的数据恢复。因此本文将格基约减降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因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参与其中。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得学习者更加容易辍课,高辍课率问题目前成为MOOC平台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在已有的关于辍课预测问题的相关研究中,MOOC的辍课率高于90%。因此提出一种更可靠,更高效的辍课预测模型
无人机具有体积小、机动性强、隐蔽性好等优点,使得其特别适合于雷达侦察。雷达信号分选作为雷达侦察的关键技术,对截获的雷达脉冲序列去交错,为雷达识别、定位和威胁评估等提供基础。但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化和单接收机侦察性能的局限性给雷达信号分选技术带来了困难,仅使用单个侦察接收机截获并独立分选雷达信号难以满足现代战场信号分选需求,因此研究多接收机协同侦察背景下的雷达信号分选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多站雷达
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但传统的卫星导航只能在室外环境提供可靠的服务,而人们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环境中度过,使得市场上对于提供可靠、精确、低成本的室内定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自然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这些包含丰富信息的声音,而从不同场景或不同区域获取的声音,其相同类型的声学特征或声学指纹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计算机分析声学
由于毫米波具有能够实现穿透性检测以及全天候工作的优点,使得毫米波成像在相关成像领域成为不可替代的方案。在安检成像中,毫米波能够穿透衣物对潜在的危险品进行成像,并且不会产生电离辐射;在辅助驾驶场景中,毫米波能够适应恶劣天气且不受光照强度影响,为车辆行驶安全提供保障。随着毫米波雷达设计水平和生产工艺的提升,雷达系统的精度和集成度也越来越高,为毫米波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便利。本文以77GHz频段调频
能源和环境是当前制约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燃油高、污染大的重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势在必行,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燃料可再生的绿色车载驱动装置,对缓解当下能源窘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配备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商用车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车辆动力系统关键参数整定、能量源选型以及能量管理策略三方面的内容,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1)以一款燃料电池商用车基本参数为依据,建立车辆动力
目前基于GNSS/SINS组合导航的无人机室外导航飞行已经日趋成熟且得到大规模应用,但是在卫星导航信号微弱的室内环境依然难以对无人机精确定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超宽带(UWB)与光流融合的无人机室内定位方式。本文从无人机基本理论、光流定位算法及其改进、UWB定位技术、UWB与光流融合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无人机室内定位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多项实验验证。无人机采用四元数法进行姿态解算,并
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全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实现智能驾驶技术追求的目标。低复杂度高性能道路交通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是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关键,目前基于雷达传感器的环境感知设备复杂度较高,价格昂贵,不利于大规模普及,且难以提供交通场景的语义信息。而基于视觉的传感器成本低廉,可以提供丰富的环境语义信息。因此,研究基于视觉传
具有控制力矩陀螺的两轮车机器人是一种结合普通自行车和Segway两轮车为一体的运动机器人。这种两轮车机器人既可以变成自行车,也可以变成Segway两轮车。在机械结构上,机器人引入了一对控制力矩陀螺,用于调节机器人的运动平衡。这种两轮车机器人能够在自行车和Segway两轮车两种状态之间实现任意切换,因此可以适应于宽窄不同的道路,可以非常好的应用于快递运输、仓库物流等行业。本文以具有控制力矩陀螺的两轮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通过各种硬件及软件源源不断生成,并具有高速、无限的特征,这些数据以流的形式生成并到来,同时这些数据的分布会随着自身或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的现象,从而使得真实场景下的数据流具有概念漂移的特性。传统的数据挖掘的应用场景要求处理的数据是批量的且满足独立同分布的条件,所以传统的静态数据挖掘针对高速、无限且具有概念漂移的数据流变得不再适用,需要使用数据流挖掘技术来解决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