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化废水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难处理的几种废水之一,主要产生于煤炭加热过程中,在煤炭炼焦的每个流程都有焦化废水的产生。包括前期对煤的冲洗过程,后续的焦炭冷却过程,炼焦副产品的生产过程等,同时,在煤气和化工副产品的的生产过程中也有部分废水产生。根据焦化废水的产生来源,废水中所含污染物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物主要包括碳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代硫酸铵等,有机物主要包括酚类、毗啶、哇琳、苯胺、苯系物等。废水中各项污染物质的存在导致焦化废水的色度较高,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对色度的脱除效果极差。生化系统二沉池的出水色度一般在400~600以上,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严重制约了焦化行业的发展。本论文针对焦化废水色度高、处理难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采用树脂吸附的方式对焦化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由于焦化废水中悬浮物含量高,会影响树脂吸附及水样色度的测定,因此在进行树脂吸附脱色实验前,选择对其进行混凝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优于硫酸铝,PAC的最佳投加量为300mg/L,此时浊度去除率为78.3%,能够达到树脂吸附处理要求。由静态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筛选出的两种树脂对废水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树脂再生率为94%~97%,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两种树脂按照1:1进行混合吸附时,色度去除率为96%,再生率为98%,可以达到树脂吸附脱色且长期重复使用的目的。复合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树脂投加量0.05g/ml、吸附时间16h、实验温度25℃。根据动态实验结果,树脂对废水中色度物质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R2=0.9996,说明树脂对色度的吸附主要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树脂吸附的最佳组合方式为4柱串联吸附,整体处理效率为92.65%。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进水色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最大,流速次之,水样pH值对吸附影响较小;结合流速单因素实验,得出动态吸附的最佳条件为:进水色度以实际情况为准、流速3BV/h、进水pH=7.8。实验对树脂的再生条件及再生方式进行了优化,得出树脂最佳再生条件为:碱液浓度2%,再生温度55℃。采用四柱串联吸附时,树脂的最佳再生方式为第4柱单独再生4次后进行整体再生,采用该再生方式可最大程度上利用树脂的吸附能力,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最后进行树脂吸附脱色的中试实验,实验共处理水样58.9t,色度去除率达到96.1%,实现了出水色度指标达标排放,由中试实验结果计算得出树脂吸附工艺处理成本为2.34元/t,大幅降低了焦化废水的处理成本。综上,树脂吸附法脱除焦化废水色度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与其他化学处理方式相比,该方法减少了废水中的化学物质添加量,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可以更有效的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同时,该处理方法所选用的树脂可重复利用性强,处理过程中的一次性消耗极少,采用该处理方式可大幅减少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成本,为焦化行业废水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