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区是生产要素集聚配置和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和城镇化建设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甘肃省开发区作为资本要素投入的载体,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区,有效推动着甘肃省业产业集聚,经济繁荣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甘肃省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现状入手,梳理甘肃省开发区发展历程和政策脉络,把握开发区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由此形成对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有关情况的基本认识;第二,通过构建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的特征进行定量判断,并基于评价结果,对后续研究的逻辑构架进行确定;第三,由“发展特征”回溯展开针对开发区要素及其贡献研究,借助生产函数(C-D函数)及索洛(Solow)增长方程,分别进行甘肃省总体开发区、分区域开发区、分开发区所在地行政级别和分开发区级别的要素弹性、增长率和贡献水平的测算研究;第四,按照“分类分级”的划分方式,借助DEA数据包络分析法CCR模型和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展开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综合效率为重点的甘肃省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静态和动态研究;最后,对前述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按照“分级分类”的研究结论,集中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开发区取得长足发展,但其在建设投资规模、效益质量、人力资源和企业数量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2)其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且差异性与开发区级别、开发区所在区域、开发区所在城市行政级别之间存在相关性;(3)甘肃省开发区要素贡献分析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弹性系数大都显出正向作用,且大部分开发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弹性系数之和大于1),且劳动力要弹性系数普遍大于资本要素,同时甘肃省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力要素贡献率普遍大于资本要素对产出贡献率;(4)甘肃省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级各类”开发区静态和动态效率呈现显著差异和变化特征规律,静态效率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开发区纯技术效率普遍对其综合效率正向作用显著,动态效率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开发区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改善普遍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开发区静态动态规模效率大都同样拖累其综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