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当代中国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yth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大学生伤害生命、践踏生命、漠视生命的悲剧不断在上演,并且愈演愈烈。这些现象使得高校德育迫切的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生命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现阶段高校德育的现状和发展中却缺少关于生命关怀的重要内容,在教育理念上过度的强调德育对社会的工具性价值。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呼吁良好的社会秩序,呼吁高度的精神文明,呼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德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而生命关怀是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通过开展生命关怀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懂得珍惜、爱护生命,懂得如何学会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能够感知生命的本真意义和主体价值,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第一,要确定以生命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现代德育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坚持“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坚持“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的有机结合,使道德教育成为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和完善个体人格的“本真”教育。第二,构建以生命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现代德育内容体系,其中包括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价值观,让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并能主动维护生命的权利;还包括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如挫折教育、死亡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等并且把高校德育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第三,构建以生命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方式,在知识性德育中融入生命关怀教育,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第四,营造以生命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文化环境,重视生命关怀的德育环境文化的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形成生命关怀教育的合力。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HLA-DP(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P)多态性已经在日本和泰国人群中证明与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有关。我们的目的是检验这种关联性是否能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重
能源体制是我国能源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是应对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能源形势和能源体制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能源体
摘要: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提出,节能、环保成为新世纪的代名词。电动汽车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新思路得到了人们的很大重视,电动汽车用电机作为其中的关键部件也吸引人们深入研究
日俄战争造成的南北满地理概念, 仅是以条约形式划定的非区域实体的空间分界范围。1906—1931年, 日本通过港口和铁路线的建设, 使其经济势力逐渐从东北南部扩大到东北北部;
吉林出版集团于2003年12月12日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是全国出版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集团实行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辖出版社、报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探索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及实践。鉴于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以及医学院
板簧式悬架是半挂车车架与车轴之间保持弹性联系的重要总成,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及这些力所产生的扭矩,缓和由不平路面经轮胎传给车架或车身的的冲击,衰减
本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C12mimBr-SDBS复配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及协同增溶性能;第三部分为C12mimBr-Brij35复配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及增溶能力;第四部分为酸碱
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实施犯罪的情形,与一般正犯利用的物质工具不同,其利用对象是人,而这一点与共同犯罪理论中的教唆犯有类似,为解决这样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的刑事责任问题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