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少量抗震墙RC框架结构地震反应位移限值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常用的结构形式,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功能的要求不同,在框架结构中布置少量抗震墙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此类结构的层间位移控制限值,这一问题常常困扰着结构工程师。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收集了部分剪力墙试验资料,总结了在侧向力作用下剪力墙刚度退化规律;结合试验资料,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将计算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骨架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刚度退化规律。结合工程实例,本文提出了含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的分类标准,建议当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底部倾覆力矩的70%时,此时可将其归为含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建议对于含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可以允许抗震墙抗侧刚度出现一定退化;结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论,在允许少量抗震墙抗侧刚度出现一定退化的条件下,提出了此类结构的层间位移的控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木剪力墙是轻型木结构中抵抗风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的主要竖向构件。其抗侧性能与制作墙板的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有无横撑、覆面板布置形式、覆面板厚度、钉子直径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钢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混凝土芯筒主要承受水平荷载。混合结构中的钢框架自重轻,跨度大,延性好;混凝土核芯筒造价低,抗侧刚度大,从而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高强钢材的生产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高强钢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因而对于高强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研究显得十分迫切。高强钢轴心受压构件中宽厚比较大的受压
本文对两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简称叠合梁一、二)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 静力性能基于单调正、反向荷载下的足尺模
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新型的耗能支撑,克服了传统支撑体系受压屈曲的缺点,其滞回曲线十分饱满,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可以改善支撑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通过屈曲
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刚性桩复合地基由于桩体自重及刚度过大的缘故容易发生刺入破坏,甚至在施工成桩期间就深陷于软基中不能起到处理地基的作用;散体类的柔性桩复合地基往
异形柱满足了柱不外露的建筑效果,因此在住宅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钢结构住宅的推广与发展,钢异形柱开始出现在住宅结构中。但钢异形柱结构的设计方法、构件验算等问题有待
为了进一步改善蜂窝梁的力学性能和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提出了混用钢号蜂窝梁,即蜂窝梁的上下两T型部分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并对其性能展开研究。提出采用定积分中值定理的原
在初次蓄水、降雨或者地下水位上升后,土石坝的坝壳料及心墙在水的润滑作用下产生湿化变形。这会导致土石坝沿着坝轴线方向产生裂缝,危及心墙的正常防渗功能;填方土体在工后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的一种,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结构工程师和空气动力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了专门研究结构风致振动的结构风工程学。时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