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电子政务与省级政府采购透明度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的全面推进和公民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但是,各地区省级政府采购透明度差距较大,那究竟什么因素影响了各地区省一级政府采购透明度的差异呢?这一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公民社会理论、知情权理论、治理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采购信息公开发展和制度建设历程,通过对31个省级政府采购地方分网采购项目的评估和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此检验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电子政务等理论假设对地方省级政府采购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下,我国政府采购立法进程加快,该领域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其特征可以总结为法治化建设、规范化建设、电子化建设三个方面,其制度建设是以采购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公开为目标导向,推进阳光采购,匹配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但是,当前我国省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仍有进步空间,大多数地区存在公开未满足时限要求,部分采购项目未做到全过程公开和公开要素不全,平台建设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电子政务发展(政府信息化)与地区省级政府采购透明度有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一个地区的社会组织越发达,公民自愿参与越积极和电子政务越发达,采购信息公开水平表现的越好。由此可见,以公开性、开放性、参与性、法治性为主要价值,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省级政府采购透明度;以政府积极推动为特征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省级政府采购透明度。因此,可以从壮大社会组织和培养公民志愿精神出发,增强公民社会的活力。其次加快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以此形成合力共同作用,提供政府采购透明度。这既有利于建设阳光型、服务型政府,也有利于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作用,对完善我国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发展历程和制度建设分析、调查研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健全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制度;二是调整监管重心,创新监管方式;三是加强采购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四是完善采购信息公开平台;五是促进公民社会健康发展。这为加大采购信息公开力度,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推动我国政府采购走向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但在实证分析中,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较短,可能对实证结论造成影响。因此本文的结论是探索性的,初步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用于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应用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耐受性、检查完成率及疾病检出率来评价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
目的 探讨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12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臂外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皮瓣一期全部成活,供区伤口直接缝合
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过快增长的现象,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收集2016年-2018年期间出院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资料进行研究,探索并找出影响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快速增长的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对高龄患者低钾血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比较高龄长期腹膜透析患者(32例,年龄>60岁)和非高龄患者(26例,年龄<60岁)的一般资料,腹膜透析方案、腹透引流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影响着中线工程沿线各城市的用水安全,消落带作为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泥沙、有机物、农业化肥、生活污水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