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抚幼行为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长江江豚抚幼行为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该物种的基础生物学习性,而且还有利于保护这种极度濒危的淡水鲸类。2014年5至9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的长江江豚抚幼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期间,累计观察天数为92天,累计观察时长为552h。主要结果如下:  一、半自然水域中成年雌性长江江豚的抚幼行为类型有5种,分别为托举行为、携带行为、护领行为、干涉行为和返回行为。  二、半自然水域中母豚的护领行为和携带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而托举行为、返回行为和干涉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随着幼豚发育,托举、携带、干涉行为的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护领行为的发生频率先上升后趋于平稳;返回行为的发生频率变化相对平稳,但在幼豚2月龄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综合以上5种抚幼行为的变化规律,出生后约两个月内是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抚幼的关键时期,应在此期间加强管理。  三、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头母豚间抚幼行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护领行为、携带行为、干涉行为在个体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返回行为在个体间有显著差异(P<0.05);托举行为在个体间无显著差异(P>0.05)。  四、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群体存在成年雄性江豚照料幼豚的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幼豚出生后的第3周至8周内,其中第4周发生频率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第9周开始为0。  五、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群体存在未成年江豚照料幼豚的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幼豚出生后的第3周至10周内,其中第5周发生频率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第11周开始为0。
其他文献
摘要: 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作为教练员一定要思想上重视,训练方法上讲技巧,思想教育上球实战,把篮球意识培养渗透到每一次练习和比赛当中。  关键词:篮球战术;女子篮球  基本技术也就是基本功,这是战术的基础,也是初中女子篮球队员首先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篮球的基本技术训练又不是单一的,他需要结合技战术来训练,培养和训练运用基本技术的过程也就是形成动作技巧的过程。动作
比较菜青虫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期的菜青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的比活力,发现五龄幼虫表皮来源的NAGase比活力最高。通过解剖获得五龄菜青虫表皮,用0.
摘要: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将从本人的教学经验出发,浅谈一些趣味数学课堂的构建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数学;趣味;中学生;课堂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时定位基本是正确的,但在“高效”这个指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器官和花器官虽然不是最终的产量器官,但它们的发育对于籽粒的产量与品质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阐明这些器官发育关键调控基因的功能对水稻高产、优质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一个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 (ddf2),来源于水稻籼型恢复系602的组织培养后代。本研究在抽穗期,以野生型为对照,对ddf2株高、主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