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长江江豚抚幼行为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该物种的基础生物学习性,而且还有利于保护这种极度濒危的淡水鲸类。2014年5至9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栖息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的长江江豚抚幼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期间,累计观察天数为92天,累计观察时长为552h。主要结果如下: 一、半自然水域中成年雌性长江江豚的抚幼行为类型有5种,分别为托举行为、携带行为、护领行为、干涉行为和返回行为。 二、半自然水域中母豚的护领行为和携带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而托举行为、返回行为和干涉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随着幼豚发育,托举、携带、干涉行为的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护领行为的发生频率先上升后趋于平稳;返回行为的发生频率变化相对平稳,但在幼豚2月龄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综合以上5种抚幼行为的变化规律,出生后约两个月内是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抚幼的关键时期,应在此期间加强管理。 三、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头母豚间抚幼行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护领行为、携带行为、干涉行为在个体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返回行为在个体间有显著差异(P<0.05);托举行为在个体间无显著差异(P>0.05)。 四、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群体存在成年雄性江豚照料幼豚的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幼豚出生后的第3周至8周内,其中第4周发生频率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第9周开始为0。 五、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群体存在未成年江豚照料幼豚的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幼豚出生后的第3周至10周内,其中第5周发生频率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第11周开始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