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坡面不同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西部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程度不断加剧。降雨径流是造成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合理调控坡面径流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理论与方法,利用多年野外径流小区降雨、径流与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喀斯特坡面水蚀特性,评价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坡面不同类型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观测期内研究区降雨量年际分布均匀,但年内分布变化大,均形成明显的干湿季,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时段在汛期尤其是主汛期。裸露坡面的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73。不同植被坡面径流深与单一降雨参数(降雨量P或最大30min雨强I30)的幂函数关系不显著,当同时考虑P和I30两个因子时,径流深与降雨参数(PI30)在各个坡度的幂函数关系显著增强。不同植被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参数(PI30)、坡度(s)之间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各植被小区的产沙量与产流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坡耕地农作物的产流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减流减沙作用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坡度较小时(13。),坡耕地的减流减沙作用优于其他林草植被,表明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可以发展种植业;随着坡度的增加,坡耕地产流产沙量增加明显;当坡度为25。时,坡耕地产沙量急剧增加,是坡面侵蚀产沙的主要源地。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林冠和地被物在减流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植被根系在减沙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总体上,不同植被减流减沙作用表现为:经济林地>人工草地>水保林地。林草植被相同,配置(种植密度、混交方式)方式不同,减流减沙的作用不一样;植被及配置方式相同,布设地区不同,减流减沙作用也不同。因此在布设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时,不仅要考虑植被类型及其配置方式,还应进一步考虑布设地区,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水土保持效益。为了有效防治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坡面水土流失,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要根据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等产业,适当配置坡耕地农作物和经济林梨树的比重,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面积。经济林不仅具有显著的减流减沙作用,而且还能给当地群众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而减少在陡坡地上的毁林开荒等破坏活动。当坡耕地坡度增大到25。以上时,应彻底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措施,发展水保林或者其他经济林,以及草业和畜牧业。
其他文献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创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门户管理系统成为众多大企业推广公司产品、宣传公司品牌、树立公司形象的首要选择。企业门户的架构方法有
介绍了油茶籽加工副产物的组成、综合利用现状及途径,并就茶皂素生产及利用、茶籽粕有机肥及茶籽壳活性炭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世说新语》所记内容属于历史事实 ,其中的史料被《晋书》和研究魏晋史的今人大量采用 ,该书的内容既不属虚构 ,也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因此《世说新语》不属于小说 ,而
从婴儿配方乳粉在用的7种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核桃油、葵花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棕榈油和椰子油)入手,通过检测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对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等几个主要
目的分析金坛地区随访人群连续3年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子宫颈癌筛查对于预防和控制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金坛市地区自愿接受筛查的18-25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26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
本文从已有研究出发,分析学习困难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影响学习困难儿童社会交往的相关因素。最后,就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近些年,我国在桥梁结构的设计与建造方面有着较为迅速地发展,涌现出众多外形美观、结构复杂的大跨度拱桥。而大跨度拱桥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轻质高强的材料,整体结构也趋于薄壁
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我国北方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发源于西辽河流域,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一带,即今天的内蒙古与辽宁交界地区。建国后由于统治者人为的保护其游牧民族的传统,使得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