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动作变异性是运动技能动作重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即使是大量的重复性训练也几乎不可能完成完全相同的动作。研究表明并非训练负荷量越大越好,而且在出现疲劳,动作质量未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大量的重复会导致强化错误动作的效果,并引起不必要的伤病。差异化训练是通过在目标动作中加入随机成分形式的噪音,使用大量随机排序的变化动作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方法。在手球、篮球、排球、曲棍球等开放式运动项目中的研究表明差异化训练比重复性训练有更高的技能习得率和保留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证明差异化训练法对传统弓射箭这样的封闭式运动技能是否同样具有高效的习得率和保留效果,并希望能够丰富差异化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丰富人们对动作变异性的实践认知。研究对象与方法:共招募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及附近高校的45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参与者均是传统弓射箭初学者。在实验前测试所有参与者两轮72支箭的总环值,根据前测成绩将参与者随机分成水平相当的两组,即实验组(23人)和对照组(22人)。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加入42种随机排序的变化动作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无动作纠错。对照组按照一种标准动作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伴随错误动作的纠正。训练4周后进行实验后测,停训两周后再进行保留性测试。训练和测试均在10米距离进行,采用60cm直径全环靶纸。最终40人完成实验,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测试记录72支箭总环值及固势时间。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基线比较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受试者射箭成绩的比较将时间的变化纳入比较的范畴,采用了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和训练方法为2个独立变量,射箭的成绩为因变量。训练4周后提高的成绩和停训两周后变化的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1.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射箭总成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2,18)=2.08,P=0.15)。时间因素对射箭成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2,18)=106.2,P<0.001),训练4周后射箭成绩与训练前射箭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差值为164.98(95%CI:141.63188.32)环;停训两周后射箭成绩与训练4周后射箭成绩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为2(95%CI:-17.9621.96)环。2.后测实验组提高的成绩(187.2±61.46环)与对照组提高的成绩(142.75±76.51环)具有显著性差异((F=4.1,P<0.05))。停训2周后实验组提高的成绩(0.4±58.76环)与对照组提高的成绩(3.6±49.51环)不具有显著性差异(F=0.035,P>0.05)。3.实验组后测固势时间多能控制在3到5秒内,一致性优于对照组。停训后,实验组参与者的固势时间保持更为稳定,一致性也更好。研究结论和建议:结论(1)本实验首次将差异化训练应用于传统射箭运动,结果表明差异化训练法比重复训练法有更高的学习效率。(2)两种方法对运动技能的保持效果较为稳定。实验组没有显著的提高,对照组没有显著的下降,这一点与前人在开放式运动技能研究中的结果不同。(3)差异化训练比重复训练能更好的提高传统弓初学者射箭时固势动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建议(1)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增加对非训练距离的测试。(2)对差异化训练方法在高水平运动员中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