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关系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b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利益”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在我国的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条文中均有使用,具体含义略有差异。同时,因为“公共利益”问题涉及到制度、体制、文化、宏观政策等因素,一直以来是理论和实务界公认的难题。因为涉及多方因素,可行的解决路径不止一条,本文以党的十八大和之后的三中、四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背景,以“公共利益”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检索,搜集了从2009年6月——2014年6月包括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200余个案例,经过多次筛选后剩余90余个案例,笔者希望从批量的裁判文书的阅读分析中获得启示,探讨如何借助法律手段为“公共利益”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建议,并重点发挥法院的司法审查功能。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阐述了行政法律关系中公共利益的基本理论(如无特别指出,本文所称“公共利益”均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探讨)。公共利益的概念、特征梳理;公共利益研究的法律规定和政策背景。其次,通过对公共利益界定主体的探讨,提出对于像“公共利益”这样不确定法律概念所带来的社会难题,在现有机制上进行适度改革是阻力最小、可行性最大的——即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加强司法机关的审查功能,建立一个立法机关确定公共利益的大致范围与框架,行政机关依法执行,如有争议,由司法机关再次界定的附条件严格审查机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笔者在阅读裁判文书时发现目前实务中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比如举证责任分配,证明标准,审查的强度等,通过对批量裁判文书的归类分析整理,针对实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完善界定公共利益问题的司法审查体系,以确保真正的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同时,公民的基本人权不被肆意侵犯。最后,笔者梳理了我国法院界定公共利益的实体及程序要素,期待以后的司法裁判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完善和发展。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由具有中立性和公正性的司法机关发挥其审查职能必将是未来解决以公共利益问题为代表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趋势。
其他文献
通过专家模型提取1995年、1998年和2000年3个时期遥感影像的水土流失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崇仁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崇仁河流域水土流失虽然近两年有
城市立体绿化融建筑艺术和绿化艺术为一体,可以使城市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得到完善的结合和充分的发挥,选择推广适合当地生长的立体绿化植物,研究立体绿化
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4月,在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树林中,设采样站位3个,研究该红树林中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和类群组成.结果表明:3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Small RNA-seq,并引入mRNA和miRNA整合分析方法,鉴定与乳成分相关的关键基因和(RNA,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结构序列分析方法预测牛基因组中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风险及其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消除的存在。保险,作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三次毁灭性重大事故,分别为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Bhopal化工厂事故。事故发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随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