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翻译理论中归化、异化的表现层面及影响因素。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归化和异化的来源及韦努蒂的定义入手,发现归化和异化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并将归化和异化的表现分为四个部分将行了探讨:1、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不同;2、语言表达形式相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不同;3、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相同;4、语言表达形式相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也相同。通过探讨,我们发现两个事实:一是,从鲁迅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谈论,以及刘英凯所罗列的归化的五个缺陷可以看出,鲁迅和刘英凯的归化和异化实际上是直译和意译的代名词,与现代意义上的归化和异化是不同的。二是,归化和异化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表现是不同步的,在语言层面上是归化的译文,在文化层面上可能是归化的译文,也可能是异化的译文。
第二部分,探讨了影响归化和异化的8个主要因素,即文化心态,语言,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政治、社会背景,语言、文化交流史,读者,赞助人。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这些因素都曾对翻译策略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的时候某些因素还会对翻译策略具有决定的作用。探讨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来进行。有些因素,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或地区具有决定作用,在另一时期或另一国家或地区不一定有重要作用。因此,谈论翻译策略应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应首先考虑归化,异化的两个层面,是语言上的归化、异化,还是文化上的归化、异化。对这两个层面不加区分而孤立地谈论归化、异化是片面的。对翻译策略的讨论应考虑影响归化、异化的各种因素,不分析这些因素而孤立的讨论翻译应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也是片面的。
探讨归化和异化的表现层面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探讨归化、异化的不同表现层面的探讨,进一步弄清了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的不同,使归化、异化的概念表述更加清楚。其次,了解影响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可以使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选择翻译策略,提高译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