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的表现层面及影响因素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翻译理论中归化、异化的表现层面及影响因素。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归化和异化的来源及韦努蒂的定义入手,发现归化和异化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并将归化和异化的表现分为四个部分将行了探讨:1、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不同;2、语言表达形式相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不同;3、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相同;4、语言表达形式相同,所表达的文化概念也相同。通过探讨,我们发现两个事实:一是,从鲁迅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谈论,以及刘英凯所罗列的归化的五个缺陷可以看出,鲁迅和刘英凯的归化和异化实际上是直译和意译的代名词,与现代意义上的归化和异化是不同的。二是,归化和异化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表现是不同步的,在语言层面上是归化的译文,在文化层面上可能是归化的译文,也可能是异化的译文。 第二部分,探讨了影响归化和异化的8个主要因素,即文化心态,语言,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政治、社会背景,语言、文化交流史,读者,赞助人。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这些因素都曾对翻译策略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的时候某些因素还会对翻译策略具有决定的作用。探讨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来进行。有些因素,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或地区具有决定作用,在另一时期或另一国家或地区不一定有重要作用。因此,谈论翻译策略应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应首先考虑归化,异化的两个层面,是语言上的归化、异化,还是文化上的归化、异化。对这两个层面不加区分而孤立地谈论归化、异化是片面的。对翻译策略的讨论应考虑影响归化、异化的各种因素,不分析这些因素而孤立的讨论翻译应以归化为主还是以异化为主也是片面的。 探讨归化和异化的表现层面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探讨归化、异化的不同表现层面的探讨,进一步弄清了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的不同,使归化、异化的概念表述更加清楚。其次,了解影响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可以使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选择翻译策略,提高译文的质量。
其他文献
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反映美国黑人的生活。她总是关注黑人的生存境况:他们的遭遇,无助和彷徨。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将黑人描写为奴隶制压制和主流文化同化的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学有着各种各样的样式与体裁。侦探小说因其可读性与艺术性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成为文学园地中一朵不败的奇葩。而柯南道尔展现给世界文坛的《福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流活动,历史悠久,就像巴贝尔塔一样古老。而译者作为活动中一个决定因素扮演着不可替代、必不可少的角色。他们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语码转换,用目标语对原
公司是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的微观组成部分,因而公司治理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经济文化问题之一,对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公司治理的发展,每当大规模出现公司倒闭、
最近的二十年中,认知心理学界对内隐认知(无意识认知)在种族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虽然内隐认知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对于如何将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