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蔗糖业地理初探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freeb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蔗糖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江西以及四川这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南方地区。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蔗糖业生产分布呈现出以东南沿海产糖区为主导的基本格局。具体来看,东南沿海的闽粤台地区蔗糖生产分别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泉漳二府、珠江三角洲以及台湾府这些平原地带。究其原因,除自然因素之外,还在于前者拥有优越的市场条件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清中期,人口激增带来了人地关系紧张和消费市场扩大的现象,这为甘蔗的扩种带来了双重动力,此外人口的流动也促进了种蔗制糖技术的跨地区传播。故而,全国蔗糖生产范围进一步拓展,不过仍沿袭了清初闽粤台地区为主的基本分布格局。广东和台湾分别形成了以潮汕地区和彰化地区为中心的新糖区,同时广东和台湾成为清中期最发达的产糖区;而其他地区亦有发展:四川和江西发展迅速,分别形成了沱江流域和赣南山区的产糖区,广西和云南产糖区域也有所拓展。清末民初,随着洋糖大量的输入,我国蔗糖业受到严重打击,整体呈现衰落之势。全国蔗糖业的分布亦发生新变化,闽粤台地区的优势不再,福建尤为突出,本为他们的主要市场——上海和天津皆被外糖所控制。而四川因地处内陆,受洋糖影响相对较小,凭借历史机遇成为了产糖第一的大省。
其他文献
视觉景观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景观资源的基础。原上湖盆溶丘区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科学认识原上湖盆溶丘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对研究区盆地内的视觉景观进行评价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异质性也一直发生并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区域发展的特征、形式、竞争力及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被
我国很多中小城市在快速发展城市化背景下衍生出很多问题,能源缺乏、交通拥堵、生活成本过高、房价久居不下、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元凶。因此,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幼儿德育,特别是道德认识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简要阐释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当前幼儿德育教育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理
《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很多时候还被当作一本兵书,其中的谋略颇有《孙子兵法》的神韵。清初著名学者毛宗岗评论:"《三国》一书,直可作《武经七书》读。"毛泽东同志在革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