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乡村农场社区3I空间模式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战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与城市空间相比较,乡村空间具有明显的社区性,且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复合。过去的乡村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在空间规划方面,生产、生活、生态分置,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此外,中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趋势明显,以自然村落为基础单元的传统乡村模式逐渐走向衰落,新型乡村社区的规划建设理论方法探索亟待进行。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针对“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政策导向,提出一个面向未来的新型乡村社区的空间规划模式,即3I模式,建设生产基础设施(Productive Infrastructure)、生活基础设施(Living Infrastructure)和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3I”空间实体,以“3I”空间规划模式进行系统的、多样的、韧性可持续的乡村社区空间规划。论文分析了目前中国黑龙江省乡村社区规划的现状问题,在SEE、乡村复兴理论、新城市主义TND等理论的指导下,对乡村农场社区3I的空间要素和空间模式进行研究。首先从“生产-生活-生态”的功能角度出发,界定了乡村农场社区PI、LI、EI概念、分类及构成要素;其次探讨了乡村农场社区的基本空间结构和3I总体规划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梳理并论述了PI、LI、EI在乡村农场社区中形成的不同空间模式;最后举例阐释了理想情况下,农场社区PI、LI、EI的3I复合空间模式。在实践层面上,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富锦市黑鱼泡生态农场社区作为例证,对其进行3I问题分析、3I要素分类、3I空间结构规划,运用农场社区3I空间模式进行3I规划,为其他类似农场社区规划提供示范和借鉴。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乡村新型社区——农场社区的可持续空间规划模式,从3I角度,对乡村新型社区的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进行了推进,以3I空间规划模式应对了社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属性复合发展。3I理论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基本维度,对应社区的“生活-生产-生态”三类基本功能,提出了“PI-LI-EI”三大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社区发展的基础生存系统和空间实体,形成的可持续社区规划理论,为乡村社区规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早破孕妇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探讨IL-6和MMP-9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其在预测绒毛膜羊膜炎亚临床感染等方面的诊断价值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要求。2015年底,在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时,正式提出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明确提出要到2020年完成脱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湖南省明确要求,贫困群众满意是脱贫攻坚的最高标准。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全面客观准确
伴随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快速进程,数量众多的商业居住区已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生态性、社会性、文化性为内在设计理念的基本原则,发现
10月17日下午,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保障工作推进会暨政策发布会在北京新闻出版大厦成功召开。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印刷发行处处长冷文波、印刷发行处调研员张书利、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张亦,以及22家“保障企业”负责人、在京出版社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12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冷文波主持。  会议开始,首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调研员张书利公
紧度量空间的嵌套剖分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单位区间[0,1]的二进剖分,三分康托尔集的构造等等.这种构造过程主要是将一个空间分割为有限个子集,然后将每个子集再分割成有限个更小的子集,并重复此过程.给定一个剖分,针对不同分块,我们希望描绘这些子集的“大小”.为此引入权函数概念,即赋予剖分的每一块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给定紧度量空间上的一个度量d,可以自然地诱导出权函数.而本文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