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证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保持沉默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英语口语课堂沉默会导致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中西方学者对导致学生在外语课堂尤其是普通英语课堂保持沉默和被动学习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但没有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的沉默现象做专门的调查。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保持沉默?而大学英语口语老师又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力度?本论文从这两个问题出发,运用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了实证性研究。本研究吸取了前人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中得到普遍认可的基本思想,通过对18位大学本科生进行访谈及发放并回收的96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力求从学生的角度来探索导致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另外,数据采集过程还使用了课堂观察和课堂录音的方法,来辅助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研究发现:社会习俗与文化传统,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语言流利程度,课堂环境与氛围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提问策略在决定学生参与英语口语课堂活动的程度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导致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基于本次研究的发现,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本论文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提出了一些实际的、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如:营造课堂良好氛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授课技巧等。这些教学建议能够有效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的参与力度,减少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的沉默现象,从而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已经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这也对拓宽英语阅读的相关渠道,提出了更多要求。在当前的改革大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拓寬多种英语阅读的有效渠道,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 英语阅读对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且还能
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有着相当高的重视度,但由于长期沉浸在灌输式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很难完全摆脱传统的学习思想,导致了多数时候的课堂参与效果不理想。一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依旧保持着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升。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高中英语教师首先需要明晰学生的课堂参与现状,并针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展开分析,了解这些状况产生的原因,然后分别采取相应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难题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与“新农保”相关的
引言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教育界对教师在语言方面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自主发展进行培养,而且也要对学生们在合作方面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起步相对来说也比较晚,而为了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本文将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小学英语教
近年来,Internet迅速发展及网络论坛(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普及,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BBS已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平台。但BBS中也存在一些污秽
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了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会在语言输入过程中接触更多的语言知识,增加对语言的敏感性,掌握地道的表达方式,进而提高语言能力。课外阅读会让学生思维活跃,扩大知识面,在接触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语言结构,丰富语法知识,掌握文化背景,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应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课外阅读对学生听力、口语、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影响,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