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使是人类经验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指的是一物体施力于另一物体,导致另一物体在受力后产生位置移动或状态变化。致使概念是人们对世界中的致使事件概念化的结果,同时这一概念也在人们概念化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框架,对致使概念和英语致使句的生成和扩展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涉及致使概念和英语致使句生成的经验基础、它们的扩展过程和扩展机制、它们的原型和非原型特征等。研究表明,致使概念的原型是指人类致使者有目的地发出物理力直接作用于致使对象,致使对象在受力后瞬间发生明显的物理性的变化。原型概念的核心是物理力的直接传递。致使概念的原型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最易觉察和最典型的物理世界的致使事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人们开始对社会生活领域和精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有着抽象致使关系的非典型事件进行概念化。人类思维的隐喻性给人们认识这些抽象的、复杂的致使事件提供了认知可能性,人们借助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对这些事件概念化的结果就是各种非原型致使概念。非原型致使概念最典型的特征是没有真实物理力的传递。研究还表明,致使概念经过表征化映射到语言中就生成致使句,原型的致使概念表征为原型的致使句,非原型的致使概念表征为非原型的致使句。原型致使句的核心是原型的致使动词。致使动词的语义可分解为“物理力的直接传递+力传递的目的性+力传递的方式+力作用的结果”,其中“物理力的直接传递”是原型致使动词的必要构成要素。根据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和,原型致使动词可以分为四类,并由此构成不同的原型致使句。根据结果是否表征,英语的原型致使句可分为隐性结果致使句NP1+Vcause+NP2和显性结果致使句NP1+Vcause+NP2+AP/PP/VP;根据结果变化的物理特性,原型致使句可分为致使移动句NP1+Vcause+NP2+(PP)和致使结果句NP1+Vcause+NP2+(AP/VP)。非原型致使动词的语义类型有:物理力的间接传递;物理力的发出+力发出的方式;致使关系+致使力的结果;言语力、心理力、隐喻性物理力和主观力的传递。本文认为,在致使概念的扩展过程中,注意视窗,扫描方式和视角选择等人的主观化手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们还在致使句的扩展过程中制约着句法语义成分的突显和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