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氯化丁基橡胶的再生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采用了直接塑炼法和再生剂法再生废氯化丁基橡胶,并使用两种硫化体系(硫磺硫化体系和酚醛树脂硫化体系)硫化再生胶,比较两种再生方法制备的再生胶的性能,可以发现直接塑炼法再生的氯化丁基再生胶的综合性能与利用再生剂法再生的氯化丁基再生胶的综合性能区别很小,而直接塑炼法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实验数据表明,废氯化丁基橡胶直接塑炼15分钟左右,氯化丁基再生胶的加工性能,以及硫化后的交联密度、力学性能都比较理想.利用直接塑炼法再生废氯化丁基橡胶目前未见文献报道.为了提高氯化丁基再生胶的综合性能,该实验首次研究了用四种有机改性蒙脱土及蒙脱土原土增强氯化丁基再生胶,采用混炼插层法制备氯化丁基再生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用硫磺硫化体系和酚醛树脂硫化体系进行硫化,并表征其性能.实验结果和分析测试表明,用混炼插层法可以制备纳米级分散的氯化丁基再生胶/蒙脱土复合材料.在硫磺硫化体系中,MMT、UMMT、AMMT、USM、HMMT的层间距分别由原来的1.25nm、1.46nm、1.32nm、1.76nm、2.73nm增加为3.00nm、4.13nm、5.60nm、8.33nm、7.48nm;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中,MMT、UMMT、AMMT、USM、HMMT的层间距分别由原来的1.25nm、1.46nm、1.32nm、1.76nm、2.73nm增加为3.87nm、6.39nm、5.81nm、3.97nm、6.08nm.说明橡胶大分子链段已经部分嵌入了蒙脱土片层,形成了纳米复合材料.从实验数据得出,蒙脱土片层距离撑开越大,其力学性能就越好,在硫化体系中,氯化丁基再生胶/USM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达到了4.20MPa,而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中氯化丁基再生胶/U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达到了4.45MPa,址断伸长率达到了528﹪.该论文还研究了通过蒙脱土原位插层聚合的方法制备氯化丁基再生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制备的氯化丁基再生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中,氯化丁基再生胶/α-甲基丙烯酸锌/HMMT体系性能最好,说明有机改性过的蒙脱土由于其层间距的增大,层间极性的改变使得有机羧酸分子(α-甲基丙烯酸)更容易进入层间.实验测试表明,α-甲基丙烯酸、氧化锌与有机蒙脱土在再生胶基体中通过剪切力和热的作用原位化合,蒙脱土片层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片层与再生胶基体结合良好,形成了性能良好的氯化丁基再生胶/α-甲基丙烯酸锌/HMMT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到了6.00MPa,只是扯断伸长率有所下降,接近300﹪.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Mg-Si、Mg-SiO2系统的反应热力学基础上,采用原位反应法—向熔融的镁合金中加入单质Si或SiO2,使其与镁反应原位生成Mg2Si增强相,制备了Mg2Si/Mg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
镍磷化合物在电解水析氢(HER)领域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本文我们使用次亚磷酸钠(NaH_2PO_2)作为磷源,合成的氢氧化镍(Ni(OH)_2)前驱体作为镍源,低温磷化(250℃)合成物相和组成可控的Ni-P基纳米颗粒(Ni-P-based NPs)。通过改变制备Ni(OH)_2的NaOH浓度和镍盐种类,我们可以调节Ni-P-based NPs的物相及组成从Ni_5P_4,Ni_2P到Ni_(
学位
摘 要:EPC项目在开展、施工过程以及最终完工的整个过程中,要意识到成本管控在其中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国内EPC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进行分析,为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水平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EPC项目;成本管控;工作内容  一、设计阶段的经济技术优化措施  EPC项目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工程造价可以得到
2020年新年伊始,各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从一开始的人心惶惶、忧心忡忡到如今的众志成城、共战疫情,各家各户、各行各业都冲在联手抗“疫”一线.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期刊
该文通过非自耗磁控电弧熔铸和700℃×20h高温退火,制备出了Cr含量为18~30﹪的含Laves相γ-TiCr过共析Ti-Cr合金.评价了含Laves相γ-TiCrTi-Cr合金在650~780℃温度范围内的抗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