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我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至今,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涉及的行业日益扩大,据《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的外资流入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传统的以引进外资为主的对外开放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调整视角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深入探讨,对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作为东北内陆省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与其他发达省份、现行地区相比较,吉林省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始终存在规模较小、吸引力不足、投资产业不均衡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吉林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帮扶下,在经济发展的经验积累中,逐步认识到利用外资不但可以弥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金短板,更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培育各类人才,提升企业质量,增强产业聚集力等将为吉林省的经济稳步前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2003年国家调整对东北的经济发展策略,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吉林省吸引和利用外资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15年,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21.27亿美金,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外商投资规模小,产业分布不均衡、资金到位率较低和企业质量较低等问题较为严重。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探索共举、定性的纵向比较与定量的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从1984年至今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规模结构、行业分布、空间格局、来源地布局、投资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与问题。根据分析研究,最终总结出适合吉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第一,根据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把吉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84年至1991年的试探性起步阶段、1992年至1996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2003年的波动调整阶段、2004年至2008年的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的稳步提升阶段。第二,吉林省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水平偏低。二是投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第二产业一直是吉林省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最多的产业,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占据绝对优势;第三产业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部门,在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外资投资极少;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少。三是投资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以长春吸引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其次为吉林、延边州,近年来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四是投资来源地布局相对集中。以亚洲地区为主,其次是欧美地区;亚洲地区主要集中于香港、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欧美地区主要集中于德国、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五是投资方式合资与独资并行。第三,本文以弹性系数度量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贸易等经济变量相互依存程度。结果显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贸易都有不同程度的带动效应,国有企业改革、区域发展政策、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是影响其依存程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