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词汇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交际至关重要。在词汇教学上,教师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力图教授学生尽可能多的词汇;另一方面又不可能把大量时间投入在词汇教学上。针对这种情况,词汇的附带习得研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许多教育研究发现,学生在完成其它学习任务时,可以同时附带习得词汇。近年来,国外的一些附带词汇习得研究都表明带任务的阅读对促进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附带习得有效性更加显著。Laufer和Hulstijn(2001)提出的“投入量假设”为阅读任务对词汇习得作用提出了标准。该假设认为,阅读中的词汇习得与阅读任务密切相关。不同的任务可以促使学习者对词汇进行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任务所带来的认知加工程度越高,随后的词汇保持效果越好。该假设的提出使认知心理学界的关于“加工水平说”变得可操作化,其指导教学实践性和理论价值勿庸质疑。本研究通过探讨基于“投入量假设”的不同任务量,旨在研究学生附带词汇学习的成效。本试验以某大学非英语专业120名二年级本科学生为被试对象,对他们进行了试验,采访以及问卷调查,采集相关数据,检测其显著性差异。试验包括三项不同任务,三个平行组和两项测试。三个组随机分别完成三项不同的任务:文章的多项选择阅读理解;用给出的单词造句;用给出的单词在句中填空。两项测试分别为阅读后即进行词汇测试和阅读两星期后进行测试。对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量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任务投入量的多少与学生单词记忆效果极其相关;高投入量任务相比低投入量任务对于单词记忆效果有显著差异。三个平行组分别完成各自任务后,对其实施高投入量活动组记忆单词的效果好,而对其实施低投入量活动组记忆单词的效果相对较差;词汇知识在投入量大的任务下比在投入量小的任务下保持得更长。最后,本文讨论了此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