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西译》音系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两代语音在汉语语音史上,特别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洋学者的罗马字记音著作相对于明清韵书韵图有明显的优点,是研究汉语官话的绝好材料。意大利方济各会神父叶尊孝编的《汉字西译》完成于1694-1700年间,法国人德金于1813年在法国巴黎出版,虽然牵涉到词典史上的剽窃案,但德金还是为这部词典的出版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在这篇论文中所采用的版本,即是德金1813年的巴黎版。  本文主要运用统计法、描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汉字西译》的声韵调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与《西儒耳目资》、《语言自迩集》、罗马字《官话新约全书》进行对比,得出了《汉字西译》的音系性质。全文共分五章。  以往对《汉字西译》的研究局限于历史学、词典史角度,本文从音韵学角度进行研究。《汉字西译》有声母20个(不包括零声母),韵母51个,其中阴声韵23个,阳声韵15个,入声韵13个。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通过与中古音和《西儒耳目资》等的比较,《汉字西译》体现出浊音清化、见组精组尚未颚化、“知庄章”尚未卷舌化、微母独立、-m尾消失、入声韵尾合并为喉塞音、寒桓分韵、保留前后鼻音对立、知系合口字与见系合口字同音等特点,全浊上声字,一部分仍念上声,一部分则归入去声。  通过分析《汉字西译》的语音系统,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了解清代前期的官话概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汉语官话语音史的研究。在本文中我们认为《汉字西译》体现的音系特征更倾向于南京官话,当然,其也体现了一些属于北方系官话的特点。
其他文献
学位
石评梅,“陶然化蝶”的女主人公,“现代梁祝”的悲情人物,似乎提起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名满京华”的才女作家,人们便只记得她所演绎的中国式“人鬼情未了”故事,历史也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