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企业业绩飞速增长,然而一些企业因为一味追逐经济利益,未能在灾难面前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而被曝出不少负面新闻,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群众的抵制现象,出现企业形象受损、信用度降低、股价下跌、融资约束等问题。公益性捐赠作为社会责任的最高表现形式,不仅反映着企业的价值观和实力,也向市场传递出其具有良好管理和发展前景的信号,以获得市场消费者的好感。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捐赠行为降低自由现金流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当前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税收负担,而捐赠作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一种手段,克服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弊端,当企业税收负担处于较高水平时,投资能力和竞争力也会随着相应降低,阻碍了企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企业当期税收负担较重时,为了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应更有动机选择捐赠这一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方式,获得良好声誉进而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选取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税收负担、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融资约束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与效用。实证结果表明:(1)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融资约束负相关,即企业捐赠对于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深入研究发现,无论是否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其公益性捐赠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都显著。(2)本文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发现当税收负担处于较高水平时,公益性捐赠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这种影响在无政治关联企业中体现更为突出。本文的贡献在于:(1)验证了公益性捐赠与企业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丰富了现有公益性捐赠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文献;(2)以当前中国企业税收负担重这一国情为背景,深入探讨在是否具有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公益性捐赠、企业融资约束及税收负担这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拓宽了公益性捐赠的研究视角,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