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oshens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1]。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及腾飞,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资源的深入开采,必然会建起一座又一座的资源城市。但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体制的转变,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失业人口增加、地方财政困难、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只有通过城市转型这“华山一条路”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城市发展及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尤为重要。在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环境下,政府公共治理行为的决策与尺度直接决定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否走出困境,走出一片蓝天。本文以西部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含义和特征,并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政府干预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城市发展规律、市场经济的缺陷、政府的职能与责任等四个方面,得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然后,以国外较成功的资源型城市为特例,着重探究了这些成功转型的资源型城市中政府公共治理的积极经验,为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公共治理行为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以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为例,深入分析了该区所面临的底子薄、发展慢、负担重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机遇;最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结合万盛经开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公共治理行为建议:一是抢抓转型试点机遇,争取中央和市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将创新作为转型的动力源泉,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四是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战略位置;五是将就业问题作为转型的重要立足点,推进产业转移;六是完善社会保障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七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八是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从而实现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城市发展的再飞跃。以期更好地为推进西部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设与转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做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能源体系的良性发展也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工具和媒介。数学教学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情感的交流。朱乐平老师的课堂语言不仅准确、规范,而且风趣幽默、富有感情。在他的课中,我们
内容自20世纪20年代起,农产品过剩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二战后初期,这一问题危及美国的农业安全。为处理剩余粮食,美国制定了《1954年农产品贸易开发与援助法》,即480公法,以
研究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现象与规律是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要建立有效的区域技术创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是服务于遏制大战略的一个重要子战略。冷战爆发后,面对苏联的激烈反击,杜鲁门政府很快制订了这一
期刊
基于C#语言,开发设计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控制软件,通过调用VISA函数和发送SCPI指令,实现了远程控制示波器采集数据、设置参数、显示波形等功能。利用双缓冲技术解决了波形显
随着汽车行业的日益壮大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国内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作为物流配送的关键环节,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
“茶马古道”沿线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集文化保护价值与生态保护价值于一体。然而快速的城市化破坏了“茶马古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文化的流失,威胁了遗
<正>北宋后期词人、书法家刘焘,擅名一时,事迹多载于宋元笔记,今有方星移、王兆鹏《刘焘行年考》考论其行状甚详。文中提到刘焘有一诨号"挨尸俊",这个诨号的意思未见任何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