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乳制品企业不断面临来自国际乳品企业的压力,大量的进口可能会对乳品企业造成冲击。文章旨在通过乳制品制造业的市场势力去衡量我国乳制品制造业的市场溢价,并实证检验影响市场势力的核心因素。文章选用了新产业实证组织的方法去做实证研究,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乳制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基于Hall在1959年提出的生产法的基础上,Roger1995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本文选用了Roger修正后的模型来测度市场势力,这一模型的好处在于消除了未观测到的生产率以及直接用名义变量测度。本文使用工业企业1999-2011年的乳制品制造业的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来测度市场势力。此外,在构建模型时加入了四个可能影响市场势力的因素,所有权结构、进口渗透、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我国乳品企业在近二十年间的所有权结构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变迁,国有企业在乳制品业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都在减少,而私有份额则在大幅增加,外资企业的引入也开始增多。在市场结构方面,乳制品业的集中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论是CR4还是赫芬达尔指数都表明,集中度在2006年是达到最高。在乳制品进出口方面我国乳制品制造业呈现了绝对的贸易逆差,特别是奶粉等干乳制品,最近几年呈现了飞速增长。通过分析了影响市场势力的因素,包括产业集中度,所有权结构、进口渗透、企业规模等。结果表明,产业集中度与市场势力在我国乳制品业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产业集中度带来的成本效应可能高于市场势力效应。企业私有化对市场势力有促进作用,进口渗透对市场势力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对市场势力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