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薄壁组织对杉科木材商品价值、利用范围及使用寿命均具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其在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就此开展比较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较为常见的杉科4属中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为研究对象,从薄壁细胞解剖特征、薄壁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壁组织对杉科木材商品价值、利用范围及使用寿命均具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其在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就此开展比较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较为常见的杉科4属中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为研究对象,从薄壁细胞解剖特征、薄壁组织比量、组织形态、提取物含量及成分等方面,分别对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组织进行定量及定性研究,以期探明种间差异性及种类变异性,为材质评定及科学合理利用提供支撑。具体结果如下:(1)就轴向薄壁组织而言,4种木材薄壁细胞的弦向直径、腔径、双壁厚的大小顺序均为池杉>水杉>杉木>柳杉。平均直径依次为33.02μm、30.96μm、28.67μm、25.23μm;平均腔径分别为29.28μm、27.15μm、25.20μm、22.01μm;平均双壁厚按序为3.74μm、3.70μm、3.47μm、3.22μm。杉科4种木材的轴向薄壁细胞直径、腔径、双壁厚在径向上均呈总体增大趋势,径向波动性较大;而轴向变化较为平稳,自基部往上,水杉、池杉的细胞直径和腔径略增大,柳杉、杉木的细胞直径和腔径略减小,杉科4种木材的双壁厚变化较小,且无明显变化规律。说明林木的“年龄效应”对其的影响大于“树高效应”。(2)水杉、柳杉、杉木、池杉轴向薄壁细胞平均高度分别为139.19μm、181.68μm、163.54μm、156.50μm;平均细胞个数分别为10个、9个、10个、10个。径向上,杉科4种木材的轴向薄壁细胞个数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杉木、池杉轴向薄壁细胞高度的径向变化与个数相反,而柳杉则一致。轴向上,杉科4种木材轴向薄壁组织中的细胞个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水杉的轴向薄壁细胞高度不断减小,柳杉呈先增后减趋势,杉木呈波动减小趋势,池杉的轴向薄壁细胞高度在0.3~3.3 m处基本不变,5.3m增至最大值后减小。杉科4种木材的轴向薄壁细胞高度及个数在径向、轴向及种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水杉、柳杉、杉木及池杉的木射线平均高度分别为141.65μm、126.57μm、158.37μm149.48μm;平均宽度按序为16.16μm、14.05μm、16.01μm、17.63μm;平均射线形状因子依次为0.13、0.12、0.12、0.14。径向上,柳杉、池杉射线高度的变化范围较小,树龄对其无明显影响;杉科4种木材射线宽度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且差异显著;柳杉射线形状因子的径向差异不显著,水杉、杉木、池杉呈先减后增趋势,径向变异显著。杉科4种木材射线高度从基部向上先增大,至1.3 m后呈波动变化;水杉射线高度的轴向变异不显著,其它3种杉科木材显著。轴向上,水杉射线宽度基本保持不变,变异不显著;柳杉、杉木、池杉呈先减后增趋势,变异显著。杉科4种木材的射线形状因子的轴向变化均为先减后增,杉木的轴向变异不显著,其它3种杉科木材显著。(4)杉科4种木材中,杉木的轴向薄壁组织比量最大,而池杉的射线组织比量最大。径向上,水杉、柳杉及池杉的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均小幅浮动,而杉木从髓心向外呈先增后减趋势;杉科4种木材的射线组织比量呈波动减小趋势。轴向上,杉科4种木材轴向薄壁组织比量的变动范围较径向小,说明树龄对其影响较树高大;而射线组织比量呈现一定的波动性。(5)水杉、柳杉、杉木、池杉心材抽提物含量依次为3.69%、4.58%、4.32%、5.35%,边材抽提物含量分别为0.68%、0.56%、1.00%、1.02%。不同高度上,杉科4种木材的心材抽提物含量的差异显著,而在边材中,仅水杉存在显著性,柳杉、杉木及池杉的边材抽提物含量的差异不明显。(6)心材部分,水杉、柳杉、杉木及池杉抽提物的主要成分均为醇类物质,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2.66%、14.28%、62.44%、40.80%;而气味的主要成分均为烯类物质,其相对含量依次为67.17%、39.66%、62.44%、23.80%。边材部分,水杉、柳杉、杉木及池杉抽提物的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物质,其中,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8.37%、31.73%、30.24%、35.05%,酯类相对含量依次为35.26%、2.85%、49.20%、33.11%;水杉气味成分的主要物质为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12.99%;柳杉、池杉以烯类物质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19.06%、32.46%;杉木中含大量醇类物质,占31.34%。(7)杉科4种木材中,杉木和池杉的薄壁细胞特征参数最为相似,柳杉与其它3个杉科木材亲缘关系较远。
其他文献
拖拉机行驶道路工况复杂,特别是对大功率拖拉机来说,噪声问题相比较其他车辆更加明显。研究拖拉机的声品质和噪声源特性,不仅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体验,对提高我国拖拉机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路通某型大功率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对拖拉机常用工况的噪声进行了主客观评价试验,以此建立了拖拉机声品质预测模型,通过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识别和分离了拖拉机的主要噪声源,以声品质值和噪声源频域特性为基础,
农业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智能农业机械,其在耕作、植保、收获和除草等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是水果种植大国,为了满足现代果园的智能化管理需求,果园机器人及其相关关键技术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三维点云语义地图是提高果园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场景理解能力的一种有力措施,本课题以樱桃园为试验对象,提出一种三维点云语义地图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采用图像检测结果与点云数据融合的方式,为点云标注语义信息,在获取关键帧信息
大流量粮食卸载具有粮食数量大、灰尘多等特征,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针对大流量卸粮过程中的除尘需求,本文调研综述国内外粮食除尘技术及工业除尘技术发展现状,开展粮食灰尘特性、除尘机理与清灰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流量卸粮粉尘特性研究。针对大流量卸粮过程中粉尘排放问题,开展卸粮粉尘特性研究,其中包括粉尘颗粒的形状、粉尘的粒径、粉尘粒径的分布、粉尘的密度、粉尘的流动和摩擦特性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前提下,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需平衡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培育、鉴定优质小麦的主要方式是小区育种。在小麦的小区育种阶段严格掌握小麦的各项生长信息情况,对小麦育种、考种、选优乃至最终的测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小麦小区育种生长信息检测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先后完成小区育种的小麦苗期植株数目统计及小麦病虫
目前,人工手动扦样和电动扦样器扦样是我国粮仓普遍采用的两种扦样方式,其中人工扦样作业不仅存在工作效率低和样品代表性差等问题,且环境不利于长时间作业;电动扦样器扦样作业依赖多人协同,供电方式为拖拽电缆,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仓内粮食扦样机机械基础上,开展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实现该扦样机自动行走、接杆换杆、调速取样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以解决现有两种扦样方式的不足
目的:文章系统探讨基于个体水平数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中缺失值的系列问题,为实际研究中正确处理和报告缺失值提供参考。方法:在回顾一般缺失值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基于个体水平数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中数据缺失的原因、类型和处理方法等。结果:多重插补法是缺失值处理方法最常见的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时要注意合理选择插补具体方法、插补建模类型和插补模型的变量。结论:当前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关于缺失值的处理和报告还未形成已达成
时空预测是地理时空大数据挖掘的基础研究命题。目前,多种模型用于预测未知系统的时空状态。然而,存在的大多数预测模型仅在没有缺失数据的时空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忽略了缺失值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在真实场景中,由于传感器或网络传输故障,数据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缺失值的因果图卷积网络(caus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considering mi
土壤养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林木生长和养分循环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其含量空间分布的详细信息对土壤养分维持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和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气候、地形、母岩、林分结构和管理措施对382个样地(312个天目山区样地和70个大别山区样地)0-30cm土壤大量元素(土壤有机碳(SOC)、水解氮(HN)
驱动桥壳作为大功率拖拉机主要的承载部件之一,其可靠性水平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可靠性水平,并且基于传统经验设计的拖拉机驱动桥壳相对保守,驱动桥壳的强度、刚度出现过度富裕,材料存在冗余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基于此,本文根据某型号大功率拖拉机驱动桥壳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方法对驱动桥壳静态、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提取驱动桥壳的固有频率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疲劳寿命和安全系数等性能参数
使用便携式近红外(901~1 650 nm)和可见光(400~900 nm)光谱仪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无损检测水稻水分含量,选用100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并采集其光谱信息,其中粳稻52种,籼稻34种,糯稻14种。采用GB 5009.3—2016中的直接干燥法测定每种水稻样本的水分含量。利用蒙特卡洛偏最小二乘法(MCPLS)剔除水稻样本中的异常值,基于近红外和可见光光谱的数据集分别剔除8个和4个异常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