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47例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特点进行分析,探讨DILI的发病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4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47例DIL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疾病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DILI的发病特点。结果:DILI患者病例数有逐年升高趋势,本次研究病例247例中,女性占63.56%,男性36.44%;年龄21岁至83岁不等,其中51-60岁的患者居多(33.2%),其次为61-70岁(23.48%),41-50岁(21.86%),71-80岁(7.69%),31-40岁(7.29%),21-30岁(5.67%),80岁以上(0.81%)。引起肝损伤的时间以服药后2周内居多(38.87%);患者住院天数以11-20天居多(48.18%)。导致DILI的药物以中药为主(49.39%),其次为保健品(16.19%),抗生素(9.31%),骨关节药物(7.28%),皮肤病药物(6.48%),感冒药(6.48%)等。临床表现主要是乏力、纳差、黄疸等,临床分型中以肝内胆汁淤积型为最常见(36.03%),肝损伤程度以重度为主(53.44%),治疗主要以甘草酸类、复合辅酶、腺苷蛋氨酸、熊取样胆酸、前列地尔、谷胱甘肽等。经治疗后29.55%患者治愈,59.11%患者好转。结论:DILI患者病例数有逐年升高趋势。女性较多,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药是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DILI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减少其发生率。一旦考虑为DILI,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