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一直是财务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随着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资本结构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缺陷的情况下,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非常复杂。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运用新资本结构的主流理论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特殊制度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解释。我国资本市场及企业制度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方财务理论的相关假说及结论难以充分解释我国现实中的问题,我国现有的关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经济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能为解释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思路和方法。本文试图借鉴资本结构主流理论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现实情况构建适合我国的理论分析框架,期望能够找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导论。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对本文写作所依据的主要经济理论、概念和写作方法进行概述。本文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结,资本结构既是各利益相关者权利分配和制衡的结果也是激励的手段。 第二章:资本结构主流理论综述。本章以对“什么决定了资本结构”这一问题的回答为主线,结合经典理论模型,对代理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公司控制权理论三大资本结构主流理论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思想进行阐述。 第三章: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及结论。本章回顾总结了我国现有资本结构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并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两大特征。 第四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的进一步思考:资本结构的理论解释。本章是本文的写作重点。我国现有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上多是借用西方财务理论中的假说和结论。本章试图通过对制度背景、公司治理、代理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