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解读20世纪初年发刊于新加坡的两份华人报刊《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的论战,展示晚清宪政大辩论的有关面相,并进而分析晚清以降政治转轨中的有关问题。 自秦代以后的2000年历史中,中国所施行的政治体制,都是秦始皇所确立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度。到晚清时代,受民主化潮流的影响,中国开始接触立宪政治。以此为契机,中国实现了一次新的政治转轨。由“秦政”的轨道转入“宪政”的轨道之中。 在政治转轨的途中,国人有过不少激烈的论战。在19世纪末年,曾有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实行立宪政治的论争,到20世纪初年.论争的主题则转化为中国该实行何种性质的立宪政治。《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上所反映出来的论战,属于后一种类型的论战。 这两份报刊都发刊于新加坡,而它们的受众都是南洋的华侨,因此,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南洋华侨社会的简单情况,并分析了清政府、孙党、康党三种政治势力早期在南洋华侨社会的政治博弈。我们发现,在孙、康二党兴起之前,清政府已经通过改变传统的侨务政策,对华侨进行了一些切实的保护,赢得了华侨的忠诚。当孙、康二党涉足南洋的时候,它们所能从华侨中获得的支持并不多。康党以忠君爱国的面目出现,尚可获得一部分华侨的同情,孙党则因为完全以反现政府的面目出现,几乎没有什么追随者。 第二章介绍了《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从创刊到交手的经过,第三章则对两报的作者群体和相关栏目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分析。两报之间的文字战争是由《中兴日报》一手挑起来的,反映了孙党推广本党意识形态、改善本党在竞争中的地位的急切心情。透过《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作者群和相关栏目的内容可以看到,这两份报刊上面的论战,是一场全方位的文字战争,而不仅仅是一场局部的冲突。不仅孙、康二党众多战将都云集于此,而且大量华侨也投入其中,显示了动员的广阔性。不仅有孙、康二党的对垒,也有孙、康二党与清廷的辩驳,显示了此次文字战争的复杂性。不仅在政论性栏目里对垒,也在文艺性栏目里混战,甚至在以客观为准的的新闻栏里交锋,显示了此次文字战争的无处不在。 第四章和第五章具体介绍了《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上所反映出来的孙、康二党之间的论战以及康党对清廷、孙党对清廷的论战。第六章则分析了受众对论战的参与以及论战对南洋华侨社会的影响。综观这几章的内容,我们看到,孙、康二党在《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上的论战,其格调不如两党在《民报》和《新民丛报》上的论战那么高。但是,这场下里巴人的论战却有把两党的政治主张普及于华侨大众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华侨的民智,而且为两党的政治活动赢得了一些支持者。作为孙、康二党的机关报,《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还分别向清政府发起了攻击,朝廷的弊政被真实地有时甚至是夸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