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冤案频发,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也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和公正,有损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司法职权的配置存在着若干问题:在诉讼阶段主义的构造中,公检法三机关相互配合有余而相互制约不足,由此产生了“侦查中心主义”、“庭审虚化”等问题,从而大大增加了冤假错案的发生的概率。刑法、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和司法规律决定了,必须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以审判为中心”的本土化研究尚不完备。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具有了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运用“资本理论”剖析了,在“以审判为中心”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诉讼制度的构造不能良好地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目的,从而涂黑了诉讼过程的底色,培育了冤案丛生的社会土壤。运用“利益分析法”剖析了以审判为中心在业绩考核中的缺失,使得司法机关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的交换形成了制度之外的制度,从而虚置了诉讼的相关制度,无法实现程序的公平正义。接着,文章从刑法的基本理论和司法的规律两个角度,论证了“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是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夯实了“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合理性。之后,文章运用语义分析法,从司法权配置的维度,分析了“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定义,提出了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下,法院在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上的中心地位。而后,本文又指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面临着难题: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落后观念的禁锢等。并进而提出了人财物省级统管、改革法院的业绩考核制度、确立有限度的司法令状主义、培育“以审判为中心”的意识、完善证据制度等措施。并寄希望于由此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司法改革,促进法治建设。
其他文献
<正>要在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数据化、平台化的新趋势,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传统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对应收款
在一个小区中,少则几十位业主,多则成百上千位,那么小区的环境、治安如何得到保障,不同的业主诉求如何得到有效集中和解决。在实践中,新建小区的开发商往往顾虑房屋质量或公
组织创新绩效是衡量组织创新水平和创新效果的指标,从对组织创新绩效的界定出发,系统的总结了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个体因素、团队因素、组织因素和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目
为了更好地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和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15年11月2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用药对策,以期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总结并积累经验。方法:收集20111月~2011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00例,回顾性研究其发病的特点、危险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突出审判在整个诉
在亲告罪立法意旨的问题上,理论界的通说均是从社会危害性轻微和对被害人之隐私与名誉予以保护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这种传统的观点并不符合犯罪的基本特征、刑事责任之公法性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制定经营决策,都有着显着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
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运行规则,也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生存之基。文章基于当前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现状,分析了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在探讨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重要
<正>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养老服务业仍面临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