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05月-2012年04月期间25例房间隔缺损病人,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两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胸腔镜组)10例,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常规组)1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时间(min)、ICU重症监护时间(h)、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h)、住院天数(d)、术后引流量(ml)、切口长度(cm)及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腔镜组)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两组病人均无死亡。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腔镜组)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常规组)指标对比: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68±4.7min)vs(51±3.8min)],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重症监护时间时间分别为[(14.1±2.3h)vs(26.0±3.2h)],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4±1.5)vs[7±1.8h],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0±1.2d)vs(7.6±2.2d)],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02.3±12.6ml)vs(508.0±35.5ml)],两组方差分析比较,P<0.05;切口长度分别为[(4.5±0.6cm)vs(14.9±1.7cm)],两组方差分析比较, P<0.05;正中胸骨切开术后1例发生局部切口液化,伤口延期愈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腔镜组)和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均无气栓、气胸等有关并发症。两组病人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房间隔残余分流。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创面较小,术后疼痛减轻,出血少;切口小,较为美观,恢复快,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前后血清炎性指标IL-6的变化规律,结合CRP、ESR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三者的变化异同,并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期发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
农民问题事关社会发展的全局,但中国农民的现状不容乐观。产生农民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使得中国农民在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利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还需要继续从理论和实
通过对多种文化扶贫方式的比较,认为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扶贫是最适用和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媒体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易于收看、成本较低、可持续等优点进行扶贫,对提
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早期阶段对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以及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能够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幼儿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对
对南通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涉及组织管理、师资水平、科研状况、实施途径等方面;并从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提升师资培训实效、探索区域本土特色以及营
目的:评估Mosaic生物瓣瓣膜置换术后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和最大跨瓣流速等血流动力学表现,探讨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功能变化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59例
目的通过对髌骨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相关研究的学习,深入了解髌骨的形态、结构与生物力学特点,同时在总结近年来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常用内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将改良张力带+钢丝环扎
混凝土作为当代建筑中无法取代的土木工程三大主材之一,因其脆性大、耐久性差等缺点,同时又制约着实际施工中的发展与应用。基于材料科学领域“复合化”的思想以及前人的研究
第一部分成年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的体外培养、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脊髓损
背景:骨折治疗通常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其费用昂贵,无生物活性且弹性模量太高,易造成应力遮挡、骨吸收,引起骨折愈合速度和能力下降;且骨折愈合后还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不仅